在湖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湖州市农科院)的花卉大棚基地里,摆放着整整齐齐的蝴蝶兰幼苗。大门口则装有电子显示屏,实时显示各类气象要素实况、天气预报和灾害预警等信息。
“气象部门在我们基地的大棚内外安装了小气候监测站,实现棚外气温、降水、风向风速、相对湿度和15个棚内温湿度、地温、辐射等气象要素的实时监测。”湖州市农科院园艺所副所长周利利介绍,组培苗炼苗区1920平方米,配备内外遮阴、智能温控等系统,可以将温度控制在最适宜蝴蝶兰生长发育的范围内,达到周年规模化繁苗、炼苗、供苗,最终实现成品蝴蝶兰花周年上市。

小气候监测站 杨阳 摄影
作为湖州市唯一一家市级农业综合性科研与推广机构,湖州市农科院承担着全市农业和农产品开发和应用的研究任务,负责园艺作物新品种培育与研发、栽培技术研究与推广,并为种植农户、农业企业、湖州地区政府部门等提供蔬菜、花卉等园艺产业技术服务与指导。
准确的气温、降水、光照等气象数据,在很大程度上为农业生产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有助于湖州市农科院针对性地制定研究方案。
“在灾害性天气来临前,气象部门能够及时发布预警信息,为我们应对气象灾害打好‘提前量’。”周利利举例,“尤其是台风、暴雨、高温热浪、霜冻等农业气象灾害预警,我们能够提前采取防护措施,有效降低灾害对农作物的损害。”
2023年,湖州气象与农科院联合申报市科技计划项目《“未来农场”精准靶向气象服务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开展设施甜瓜和番茄生长气象指标研发及设施农业气象数字化服务场景开发等。今年以来,湖州市农科院瓜菜新品种试验区累计展示示范西甜瓜、番茄等十一大类瓜菜新品种358个、同比增加32%,通过以点带面、辐射周边,引导更多的农户积极应用新技术、种植优质高产瓜菜新品种,为农户带来了较高的经济效益。

湖州市农科院园区 图片来源:湖州市气象局
周利利也期待与气象部门开展更多深入合作。
首先是加强信息共享与合作,实现气象数据与农业科研数据的互通有无。通过共享数据,可以深入研究气象条件与农作物生长、病虫害发生等之间的关系,为农业生产提供更精准的气象服务和科学的种植建议。
其次是加强气象科普与培训,通过举办培训班、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提高农业生产者的气象灾害防范意识和应对能力。
最后是持续开展联合科研项目,深入研究气象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探索更智能化、机械化的农业生产方法和技术。例如,研究如何利用气象信息优化设施作物温度控制、浇水、施肥等管理措施,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
“未来,我们将聚焦气象数据要素应用能力、为农业现代化发展赋能增益,深化局校合作、局院合作,以科技创新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长’出新质生产力,书写‘气象数据要素×智慧农业’新篇章。”周利利说道。
(原标题:气象数据要素×智慧农业,赋能农业稳产增收)
(来源:科学网客户端 作者:江庆龄 责任编辑:颜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