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报道>2024专题>绿镜头>走进辽宁>新闻播报
邂逅花乡 守护绿意
——气象助力辽宁朝阳绿色生态产业发展纪实
来源:中国气象报社 日期:2024年08月27日09:45

这里有美不胜收的各色百合,有辽西地区面积最大的原始次生林地。近日,记者走进辽宁省朝阳市,探访“北方花都”凌源和“辽西绿岛”北票,揭秘气象如何赋能朝阳生态绿色发展,让绿水青山“底色”更亮、金山银山“成色”更足。

邂逅一朵花开

“南有云南,北有凌源”。作为全国鲜切花重要产区,凌源市是北方最大的球根类鲜切花生产基地。得益于当地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等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百合和相关花卉种植成为这里的特色产业和主导产业。凌源花卉种植面积2.5万亩,年产鲜切花2.91亿枝,种球0.5亿粒,年产值达10亿元,享有“北方花都”“百合之乡”的美誉。

盛开的凌源百合 李党红 摄影

走进凌源市东城街道房申村花卉种植基地,一栋栋设施农业大棚整齐排列,大棚内百合花香气扑鼻,村民们正忙着采收,两位网络主播通过电商平台开展直播销售。

有着二十多年百合种植经验的基地负责人孔庆国向记者介绍:“百合整个生长发育过程对气象条件非常敏感,气象部门从种球栽培开始就提供各生长期针对性气象服务,还联合蔬菜花卉中心及时发布病虫害预报和防范措施,给我们吃了‘定心丸’。”在他的手机上,记者看到多条气象预警和服务信息。“我们根据气象信息,提前加固大棚、遮盖花卉,有效避免了不利天气带来的损害。”孔庆国说。

7月14日,第六届朝阳凌源百合节在凌源百合博览园盛大启幕。园区内,凌源市气象局布设的小气候站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它能不间断采集不同生长期的气象信息,为预报服务提供支持。

多年的气象服务成功助力“凌源百合”成为打开富裕之门的“金钥匙”。2023年以来,凌源市全力建设“和美花乡”乡村振兴示范区,气象更有可为。

“目前凌源花卉形成了温室与裸地生产结合,鲜切花与种球繁育配套发展的新格局,实现周年生产、四季供应,对气象服务的需求也越来越强。”凌源市蔬菜花卉产业发展服务中心主任司海静介绍,精细化、全产业链、跟踪式气象服务,为提升百合品质和种植效益提供了有力保障。

百合博览园中的小气候站 李党红 摄影

守护一片绿意

8月的北票市,碧空如洗,记者走进大黑山国家森林公园,清幽野趣无处不在,夏日暑气一扫而空,每次大口深呼吸,都仿佛给肺部做了一次深氧“SPA”。

“大黑山拥有辽西地区面积最大的原始次生林地,森林覆盖率达93%,形成了阻止沙漠化侵蚀的重要生态屏障,是国家一级生态敏感带。”大黑山自然保护区管理服务中心主任程守荣说,守护这片绿色森林,肩上是沉甸甸的责任,同时也离不开气象科技的助力。

自2022年起,北票市气象局联合大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服务中心在大黑山国家森林公园等开展多项气候生态指标的全天候持续监测,常态化提供林间气象服务、森林防火气象服务、提升生态修复能力气象服务等,助推北票市成功创建“中国天然氧吧”。

北票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副局长李冠儒介绍,大黑山特色气候小镇吸引了大量游客,成为远近闻名的“最佳吸氧点”,越来越多的游客热衷打卡大黑山各个景点,旅游业收入大幅增加,气候生态红利正在不断释放。

北票大黑山国家森林公园 图片来源:大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作者:李傲 韩娜 宋欣 责任编辑:颜昕)



图解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