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报道>2024专题>绿镜头>要闻
气象服务为冷水鱼养殖提供科学依据 来源:中国气象报社 日期:2024年06月21日15:44

  阳光下,一排排陆上养殖池波光粼粼,周围山峦环绕,山泉水流入鱼池,清澈见底的鱼塘里,成群的鱼儿自由自在地游动。

  “这里养殖的是虹鳟鱼、金鳟鱼和鲟鱼,都属于冷水鱼。”陕西省商洛市商州区国渔三岔河水产养殖示范园负责人赵海蒙说,选择在这里建设冷水鱼养殖示范园区,是因为看中了三岔河镇的好山好水好气候。

  三岔河镇位于秦岭腹地,沟壑纵横、谷岭相间,是典型的山地立体气候。这里的山泉水水温冬暖夏凉,水体溶氧充足、水质呈弱碱性,是冷水鱼养殖的天然渔场。

  “气象条件是我们重点关注的因素。”赵海蒙介绍。比如,虹鳟鱼生活的适温范围不超过21℃,最适宜温度为14℃~18℃,通常情况下,水温超过24℃以上时,虹鳟鱼就会很快死亡。一场大雨会导致鱼池水温上升、溶解氧降低,酸碱度失衡。遇到大晴天,水体细菌、藻类活跃度提升,会使青苔等藻类富集,大量消耗水里的溶解氧;遇到阴天,水中的溶解氧被低气压压出了水面,同样会导致鱼池缺氧,影响鱼的生存。

6月18日,记者在国渔三岔河水产养殖示范园采访。刘娜 摄影

  为了更好地了解园区的气象条件,商州区气象局专门布设了两个自动气象站,可实时监测温度、降水、湿度、风力、负氧离子等气象要素。“针对鱼苗投放、养殖、捕捞时机的选择,我们会专门制作有针对性的气象服务产品。”商州区气象局局长郭涛介绍。

图为国渔三岔河水产养殖示范园智慧管理平台

  在园区智慧管理平台上,工作人员能清晰地看到监测数据和服务产品,配合水质监测、鱼移动轨迹等监测数据,建立大数据模型,实时调节鱼池环境。如果高温持续,园区就会增加山泉水或井水,来保持适宜水温。如果因为降雨、晴天和阴天缺氧,就需要及时加大液氧释放度。这些鱼虽然不怕低温,但温度过低也不适于冷水鱼的生长,一旦鱼池水温低于12℃,工作人员就会用浮性颗粒来配制饵料。“这能让鱼活动起来,有助于提高新陈代谢。如果温度再下降,还要启动增温装置。”赵海蒙解释。

6月18日,国渔三岔河水产养殖示范园工作人员正使用无人机投喂饲料。高菲 摄影

  投喂饲料也让人“大开眼界”。一架装着饲料的大型无人机“轰隆隆”起飞,不一会儿就到了鱼池上空。工作人员不但可以控制喂养的量,还能控制喂食速度。在这个占地43亩的园区,3个工作人员用10分钟就可以实现全园区投喂,极大地节省了人力。

  三岔河镇镇长孙为艳介绍,如今,三岔河镇冷水鱼养殖场成为百姓致富增收的“热产业”。这一示范园项目在今年3月正式投入使用,全面投产后年产量可达到30万斤,将实现产值1200万元,带动周边8个村集体年收入不少于110万元。

  (作者:高菲 吴卉 郝苗苗 责任编辑:颜昕)



图解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