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南京地铁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佘才高针对轨道交通在应对极端天气方面暴露的问题提出建议。佘才高认为,当前,我国轨道交通应对极端灾害天气的综合能力不强、设施设备运行的稳定性不足、城市轨道交通沿线安全环境管控机制尚不健全。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我国共有59个城市运营轨道交通,运营里程累计达11232.7公里。而随着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线网规模不断扩大、车辆设备运营年限逐渐增加,城市轨道交通行业防范和应对安全风险的能力仍显不足。
雨雪冰冻、城市内涝一旦超出地铁设计能力,极易对正常运营造成重大影响。目前,在设施设备方面,特别是与行车密切相关的车辆、信号、接触网等关键设备,因突发故障和设备老化造成运行故障时有发生。此外,轨行区沿线的设施、绿植等复杂多样,直接影响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的安全运营,但目前多方联动共治的工作机制还不完善。
佘才高建议,建立以区域或城市为划分,多部门统筹联动的安全预警和应急处置体系,统筹气象、水文、规划、住建、公安等与城市轨道交通密切相关的部门,对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状况集中进行分析研判、预警发布等,强化城市轨道交通全过程、全网络监测预警,构建安全风险监测防控网络。
此外,针对城市轨道交通沿线环境安全治理,佘才高提出探索新的联防共治机制,从国家层面进一步完善地方政府财政补贴长效保障机制,确保城市轨道交通可持续安全发展。
(作者:李悦 责任编辑:苏杰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