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月以来,浙江多阴雨天气,叠加春运大潮,高速公路交通压力陡增。2月2日,记者来到浙江高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高信公司”),探究杭绍甬高速公路的“气象智慧”及其在春运中的应用。
高信公司智慧交通事业部产品经理潘英杰向记者展示了杭绍甬智慧高速云控平台上历史、实时和未来能见度等天气信息。“智慧”就体现在其中,路况、流量监控等信息可以通过路面相关设备快速汇集、分发,为交警指挥交通运行提供多要素信息。
杭绍甬高速规划全长161公里,连接杭州、绍兴和宁波三地。1月19日,杭绍段开通运行,由于其沿线多工业区和物流运输公司,大型卡车的流量明显增大。面对连日来阴雨、大雾天气带来的低能见度,杭绍甬部分路段安全和高效运行受到一定影响。2月1日,执勤交警按照安装在高速上的能见度仪数据,对部分路段收费站入口采取临时关闭措施,以确保出行安全。
“作为长三角智慧交通示范项目,杭绍甬高速公路在设计之初就探索协作式智能交通技术路径,努力打造‘可感可知、能听会言’的智慧公路。”高信智慧交通事业部产品总监余诚介绍,杭绍甬的“智慧”,体现在高速管控平台通过实时获取交通气象数据,可对路面状况进行实时感知,对异常事件进行精准捕捉,能够精准定位事件位置和车辆状况,主动生成管控策略,为管控人员提供决策辅助,并快速调度就近施救力量抵达现场进行处置。此外,针对团雾等特殊天气,隧道、桥梁等特殊路段均制定了相应的管控策略。
2月6日,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出现降雪天气,临安执勤交警加大巡逻引导力度,提 醒司机雨雪天气注意行车安全。 图为在临安区千秋关春运服务站,交警帮助过往司机清除车牌上的积雪 符栩潇 摄影
作为其多元服务场景之一,交通气象服务针对可能影响安全和效率的浓雾、降雨、雷暴、强风、降雪等低能见度不利天气,充分发挥浙江省气象服务中心资源和技术优势,建立多级互动的交通气象服务体系。此外,针对杭绍甬大卡车较多的情况,特别增加了大风(侧风)的影响研究。
杭绍甬高速公路地处沿海地区,团雾等低能见度天气频发,对于交通流量大、货车较多的杭绍甬高速的危险性不言而喻。浙江省气象服务中心专业服务室高级工程师梁晓妮介绍,团队应用新设备、新技术方法,基于深度学习框架建立路面温度预报模型;针对局地环境受影响的特殊路段,结合气象订正算法,制作大雾、结冰的公里级预报预警产品,首创“路-警-气象”三方共建的四级预警机制,实现对团雾的快速感知和分级预警,并针对杭绍甬高速公路提供基于重点路段的实况服务、预报服务以及重点专题服务。
当前,高速公路团雾、道路结冰的监测、预报精细颗粒度以及相关场景的应用是重点和难点,也是制约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的痛点问题。接下来,省气象服务中心和高信公司还将加强合作,联合开展技术攻关,针对影响交通运行安全的不利天气以及更多元的场景应用开发,探索不利天气对交通运行安全和效率的影响阈值,制定相关应对的行业标准,服务公众出行安全和便捷,为打造更“智慧”和安全的高速公路碰撞出火花。
(简菊芳 柳婧 高艳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