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报道>2023专题>两会>气象要闻
减轻极端天气影响,代表委员建言——
下好先手棋 打有准备之仗
来源:中国气象报社 日期:2023年03月13日08:06

在全国两会上,《关于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提出,极端天气下的能源安全保障能力还需提升,极端天气及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风险犹存。

近些年,“极端天气”成为公众越来越熟悉的词语,面对全球变暖背景下日益频发的极端天气,我们该如何应对?中国气象报记者采访了多位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

防患于未然,避免极端天气造成极端灾害

安全是发展的底线。面对极端天气,如何更好地守护生命安全,代表委员普遍认为,要打好有准备之仗。

在全国两会“部长通道”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表示,城市在遭遇极端天气、自然灾害时,保供、保障、保安全的能力,就是城市韧性的体现,要通过数字化和城市更新,实时监测城市基础设施运行情况,及早发现和解决问题,大幅提高城市保障能力。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气象局科技与气候变化司副司长张兴赢认为,提高城市韧性,需要强化气候变化和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对城市水资源、能源、交通等保障设施的影响研究,将气候变化风险纳入相关行业建设的技术标准规范,完善城市暴雨、大风等相关工程建设与防范标准,提高沿海城市海平面变化相关防护设施的设计要求,加强城市洪涝防御能力建设与供水保障。

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副州长王树明认为,自然灾害都有其前兆,观察这个前兆最直接的坐标就是隐患点位。“首先要摸清自然灾害的隐患点位底数。”他说,应强化对隐患点位的监测预警,落实风险点位监测人员,有针对性地采取除险加固、安置监测仪器等措施。此外,政府部门应进一步强化底线思维、极限思维,去年极端高温干旱天气“烤”验已经发出警告:只有把灾害发生的程度摸得再清楚一点,应对起来才能更从容一点。

“气象部门做好极端天气的‘吹哨人’,主管部门做好应对极端天气的‘引路人’,基层一线做好‘执行人’。”身在基层防灾减灾一线的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江安县仁和镇鹿鸣村党支部书记任敏表示,做好极端天气应对工作离不开权威部门的指导。另外,在极端天气来临前,通过“村村响”大喇叭传播预警信息很有效。此外,应提前排查地质灾害等风险隐患,做好物资保障及群众转移等相关预案。

极端天气之所以难防,也是因为在预报上有“极端”的难度。如何更好地做好极端天气“消息树”,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气象局强对流天气重点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郑永光参加全国两会后也有了新的体会:要从科技创新着手,进一步加强协作和联合攻关,不断深化对这类天气发生发展规律的认识,持续提升数值预报模式的预报能力,强化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新方法的研发和业务应用,不断提升对极端灾害天气的精密监测、精准预报和精细服务水平。

提高防御针对性,做好保险兜底保障

2022年,长江流域遭遇极端高温干旱天气,给农业生产、电力供给等带来严峻挑战。

全国政协委员、水利部总工程师仲志余指出,在气候变化背景及高质量发展新形势、新要求下,长江流域水资源配置体系发生了巨大变化。他建议,根据长江流域供水、灌溉、航运的新形势,编制长江流域抗旱规划,应对极端气候常态化。

全国人大代表、江西省水利科学院水土保持研究所所长郑海金认为,当前旱灾管理是典型的危机管理方式,面对旱情采取的措施往往是临时性和应急性的,缺少长远和全局谋划,抗旱应对工作机制主要参照防汛模式,针对性和操作性不够强。她建议,构建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全链条式灾害防御平台和信息共享发布机制,完善形成一套常态化干旱灾害应急预案;推行干旱灾害保险制度,分散灾害风险。

全国人大代表、福建省永泰县希安油茶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卢玉胜希望,气象部门坚持不懈提高极端天气监测和预警能力。同时,完善信息共享和联合会商机制。卢玉胜建议,各级农业农村和气象部门进一步深化合作,针对农业生产联合研究制定防灾减灾技术指导意见,共建基层农业防灾减灾队伍。在关键农时和灾害多发季节,联合派出专家组和工作组,深入田间地头,科学指导抗灾救灾和灾后恢复生产工作。此外,不断健全灾后服务体系,扩大政策保障范围,提高农业灾害补助补贴。

全国人大代表、辽宁省盘山县馨毓君子兰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孙素云表示,遭遇天灾,老百姓多年心血付之东流,“目前农业设施保险的力度较小,赔付比例较低,设施农业投入较大,因此面对自然灾害损失更大。” 她建议,加大农业设施保险力度,扩增农业设施保险品种,推进新产品与新模式试点,提升风险保障水平;针对不同主体创新保险产品,对政策性农业保险体系形成有益补充,满足不同农户多元化、多层次风险保障需求。

以精准化预报预警助力精细化治理

2022年夏天,四川遭遇罕见高温干旱灾害,1.3万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因缺电被迫停产。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四川省委副主委、四川大学校长助理徐玖平表示,需提高极端天气下能源保供能力和城市电力系统韧性,确保极端天气下的能源供应。

徐玖平表示,应有序推进重点城市和灾害多发地区关键电力基础设施防灾建设,差异化提高设备设防标准,做好电力系统应对极端灾害的应急处置预案,加强不同区域之间电网的“互济互保、互联互通、互供互备”,充分考虑极端灾害下可再生能源出力的不稳定性,科学规划电源配比。他呼吁,推进地空天立体协同监测体系建设,加密重点区域站点,优化天气雷达网,提升对高低温、冻雨、寒潮等极端天气预测的准确性、时效性;建立健全跨地区、跨部门联合监测预警机制,提高协同应急能力。

2022年,湖南发生1961年有完整气象记录以来最严重的干旱,但用水用电得到基本保障,这与提前“存水”密不可分。“这其中,气象精准研判和气象、水利两部门深入合作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全国人大代表、湖南省水利厅厅长罗毅君建议,进一步推进气象水文耦合等关键技术研究和应用,强化短期短时临近预报,重点关注突发性、极端性局地强降雨天气,共同当好监测预警的“耳目”和“尖兵”,加强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推进相关学科专业建设。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张来斌认为,能源安全问题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从中短期来看,油气消费依然持续攀升,加之国际性波动、极端气候事件频发等冲击因素,油气安全将成为中短期内确保稳步转型的主要挑战;二是从长期来看,中国能源系统将以非化石能源为主体,新能源规模发展和稳定出力是关键。

“新能源‘靠天吃饭’,‘极热无风、极寒少光’特点明显,叠加极端天气频发等因素,关键时刻顶峰发电能力有限。”全国人大代表,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赵亮说,针对国际能源市场波动、极端天气频发等不确定因素,将以“大云物移智”赋能传统电网,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增强电网“气候弹性”“安全韧性”“调节柔性”,按照“常规电源保供应、新能源调结构”思路,推动煤电与新能源、新能源与灵活调节电源、本地电源与外来电优化组合。

张兴赢表示,气象部门将做好面向电网安全及密集输电通道的高影响天气预报预警服务,增加线路沿线气象观测站点,加强重大风险早期识别、态势研判、影响分析和风险预警等技术研发。提升风光水优化配置评估预报技术水平,为风光水跨区域互补及联合调度提供依据。同时,开展可再生资源储量评估,结合区域电网互联、需求侧负荷响应等,为能源布局优化提供科技支撑。

(作者:李一鹏 文科 王亮 责任编辑:张林)



图解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