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报道>2023专题>两会>气象要闻
全国人大代表郑永光:
集纳多元力量强化防灾减灾科普
来源:中国气象报社 日期:2023年03月12日10:09

  在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气象局强对流天气重点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郑永光就做好防灾减灾工作提出建议,集纳多元力量强化防灾减灾科普,促进公众更好地理解并积极响应政府的防灾减灾救灾行动。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强化安全生产监管和防灾减灾救灾,并指出防灾减灾等城乡基础设施仍存在明显薄弱环节。基于目前政府和相关部门对灾害产生的社会影响理解尚不够全面、认识主要停留在灾害防御层面、科普社会化程度不高等现状,郑永光认为,需要加强防灾减灾科普,促进公众更好地理解、积极响应政府的防灾减灾救灾行动,提升应急减灾工作成效,同时以点带面推广优质科普模式,提升全民科学素质。

  对此,郑永光提出以下六点建议:

  优化完善科技科普协同发展工作机制。建议科技部门牵头开展相关落实措施研究,并将科普编入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指南,在各类科技计划(专项、基金)中合理设置科普工作任务,探索设立科普成果奖,搭建科技成果科普化宣介平台。

  强化面向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靶向式”防灾减灾科普培训。建议将防灾减灾科学素质培训作为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培训的必备内容,纳入各类干部培训院校教学计划,联合有关部门制订系统的教学大纲;与防灾减灾重点部门建立联动机制,推动防灾减灾教学实践基地建设。

  强化面向青少年的“滴灌式”防灾减灾科普教育。建议将防灾减灾和避险自救作为系统性重点内容,纳入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的“青少年科学素质提升行动”中,将防灾减灾及避险自救等内容纳入相关通识课程、教师培训课程,推动制订系统且有针对性的课程标准。

  加大农村科普力度。推动科普工作纳入各地乡村振兴发展规划,纳入相关公共服务发展规划,纳入政府工作目标绩效考核 ;壮大气象信息员队伍,特别是吸纳返乡创业的大学生、驻村工作人员、专业合作社的新型农民等加入,使他们成为传播推广科普知识的生力军。

  加强应急科普宣传,提升公众防灾避险自救他救能力。在重大灾害性天气过程中,针对社会关切的热点焦点话题,及时制作发布科学权威的监测预报服务信息,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关科普解读与防御知识宣传。

  加强科普宣传主阵地建设。加强公众科普传播体系和科普基础设施建设,建立更加广泛的科普传播渠道,有效利用报刊、电视、图书、出版、网络等媒介方式传播;建议宣传主管部门制订更具体、更有力、更明确、更严格的措施,加强对真假科普的甄别与监管,保证科普内容的科学性。

(作者:蒋芷晴 李一鹏 责任编辑:包宁)



图解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