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报道>2022专题>走基层看气象主题采访活动>走进湖南>要闻
来自湖南汛期地质灾害防治一线的报道——
“山疤”除险记
来源:中国气象报社 日期:2022年08月09日09:06

8月4日,在湖南省益阳市桃江县鲊埠回族乡大水田村李合先家,轰鸣的挖掘机正来回摆动臂杆,进行着除险加固作业。6月的一场“端午水”,让他家原本依山而建的两层楼被2000多立方米泥沙、碎石冲毁。看着满目疮痍,李合先心有余悸,“从没见过这么大的雨,幸亏转移出来了。”

李合先家建在坡度约70°至80°的山边,因山区人多地少,这样的临坡切坡建房在湖南共有88万户,成为地质灾害防治的最大风险源。滑坡裸露出的“山疤”,不断提醒着人们,切坡建房在汛期犹如一颗定时炸弹。

与巨大风险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湖南地质灾害防范的优异成效:近三年,每年因地质灾害死亡人数降至10人以下。湖南气象部门紧扣防汛救灾需求,探索出“631”递进式气象预警服务模式(以下简称“‘631’模式”),推进预警信息精准靶向发布,强化点对点跟进响应,与多部门联合加强“人防+技防”,实践并示范跑好“最先一公里”“最后一公里”和“最后一秒钟”,交出一份“灾害总数多,人员伤亡少”的地质灾害防治成绩单。

“跑赢”地质灾害的救命预警

盛夏时节,大水田村的农民趁着天气晴好,正抢抓农时收割早稻。只有薛家湾组一处滑坡现场, “提示”着这里不久前经历过一场惊心动魄的险情。

在此前那场来势汹汹的“端午水”中,“631”模式助力当地灾害防御,实现化险为夷。

“6”——提前6小时预报暴雨落区,吹响集结号。

6月2日18时许,一条暴雨预报短信让大水田村支书李海鹏的心紧张起来。村子所在山区底层松软破碎,切坡建房户较多,又是全省暴雨中心,极易诱发地质灾害。

李海鹏立即给9个网格长打电话,并安排村干部、党员、网格员根据汛前排查的高中低风险等级通知村民转移。20分钟后,“村村响”大喇叭里传出他焦急的声音。持续“喊话”半小时后,他顾不上喝口水,举着手电筒赶往第八、九网格组的高风险切坡建房户附近。

“3”——提前3小时预警,助力靶向调度。

20时38分,一条暴雨红色预警信息传来,让正在雨中巡查的李海鹏意识到事情不妙——“未来3小时降水量将达100毫米以上”。

李合先家曾在2016年发生过险情,同年,他家自行完成治理并简易放坡。2021年4月,鲊埠乡政府通过摸排,将该点纳入重点村民切坡建房户予以监管。李海鹏心里一直惦记着这家人,谨记“排查隐患、早转快转”的8字口诀。然而暴雨导致道路被淹没,阻断了通往李合先家的道路。李海鹏立刻通知网格长,网格长和村妇女主任直奔李合先家。

“1”——提前1小时叫应,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收到预警叫应后,李海鹏密切关注降水情况,提前1小时安排村干部、网格长、网格员等对临坡临沟等危险地带和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巡查、叫应。

23时45分,李合先妻子听到山间有落石的声音。“快撤!山会垮!”网格长和村妇女主任一手持手电筒,一手拍打着李合先家的门,气喘吁吁地喊着。急促的敲门声让即将入睡的一家人警觉起来,看着李合先一家人往外冲,网格长和村妇女主任又继续上门叫应下一个切坡建房户。

3个小时后,只听“轰”的一声巨响,泥石流沿山体咆哮而下,房屋后方山体发生滑坡,导致房屋完全损毁。穿着贴身衣物跑出来的李合先后知后觉,“真是从死亡线逃了出来!”

从发布预警到村村响广播“广而告之”,再到启动响应、上门入户,大水田村组织群众撤离仅用了两个小时。

……

“631”模式发挥关键作用的背后,是湖南气象部门对这场“端午水”行踪的早发现、早掌握。早在5月27日,省气象局在《重大气象信息专报》中就发出防汛抗灾信息。

大雨未至,人已筹谋,递进开启。在省气象局指导下,益阳市气象局自5月27日开始密切关注、滚动研判。6月3日零时至7时,市气象局每隔1个小时向市委、市政府领导汇报一次雨情实况和预报预警动态,为决策调度提供支撑。

大水田村成功避险的案例,被省自然资源厅誉为“教科书式避险”。湖南气象部门打造的“631”模式,再一次实现成功应用。

因地因时制宜构筑 “铜墙铁壁”

在“湘北门户”临湘市詹桥镇,很多人至今仍对十余年前的一场特大暴雨感到唏嘘——2011年6月10日,一天一夜的暴雨引发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夺走观山村28个人的生命。猛烈的汛情就像一个“放大镜”,既能检验出防灾减灾成效,同时也暴露出一些短板。

农村基层,一直是气象灾害防御最薄弱的地区——不仅局部极端天气预报难度大,通信传播手段还相对滞后,灾害防御知识匮乏,这都是制约。

要想叫应取得实效,需要一套全链条的机制,让精准预报变为预警、预警变为指令、指令变为行动。身处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气象部门该如何发力、让预报预警做到“当日达”“即时通”?

湖南气象部门的探索告诉我们:“人防+技防”是关键。依托“人防”——2017年,临湘市气象局决定建立乡镇气象信息员队伍体系。覆盖全市各乡镇的200余名气象信息员和14个乡镇气象信息服务站,成为防御地质灾害的桥梁与纽带。

“如果不是气象预警,村里信息员及时叫应我们去避险,大家就有可能埋在泥石流里了。”2017年7月,临湘市龙窖山龙源村支书潘梅芳收到预警后立马组织全村近300人,在暴雨袭来前安全转移。当天,除部分房屋被冲毁外,无一人伤亡。

“人防”初见成效,“技防”还需跟上。湖南气象部门紧紧扭住暴雨这个“牛鼻子”,研发逐6分钟滚动更新的1小时定量降水估测格点实况产品,实现全省1公里分辨率降水的精密监测;研发0至1小时、0至12小时、1至3天5公里分辨率的降水客观化预报,精准预报暴雨落区。

为确保预警有效抵达并发挥实际功用,乡镇和防汛重点单位值班室安置“天气盒”(气象监测预警接收终端),让一线防汛责任人第一时间直观看到雨情、雷达图和预报预警,支撑巡查、值守、调度打好“主动仗”。

在滚动更新预报过程中,预警的时间、区域不断趋于精准,形成人防和技防互补的格局,让防汛措施更具针对性——在时间上打出更多提前量,植好气象预报预警“消息树”。

而针对空间上的精准靶向发布,自2021年6月起,湖南气象部门基于通信大数据设置电子地理围栏,所有进入强降水区域的公众,无论是本地还是外地用户,都能第一时间收到精准到乡镇的暴雨红色靶向预警信息。此外,湖南气象部门还向88万切坡建房户点对点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临近预警。

“人防+技防”双保险,让机制、链条逐渐变得清晰。省气象局从2017年开始探索调整暴雨短临预警业务链条,2022年,递进式预警服务模式进一步完善,在应对重大灾害性天气过程时,省、市、县三级有效联动,对0至3天的气象预报预警服务业务更加细化:提前3天发布重要警示信息,提醒省、市、县防汛责任人提前进行部署;提前1天发布精准到县的省级预警,提醒市、县安排防汛值班值守和隐患排查;每6小时滚动发布精准到县的暴雨落区预报,提醒县、乡、村开展巡查防守;提前3至6小时发布精准到乡、镇的预警信号和提前1小时发布精准到乡、村的临灾警报,提醒避险转移。

人技融合,让因地因时制宜的响应动作稳稳落地。“631”模式成熟运行,筑牢防汛救灾“铜墙铁壁”。

联动式建机制 打造“湖南样板”

基层服务模式的创新,并不是单打独斗,而是多部门在探索中相互支撑,只有厘清业务流程和分工,方能确保灾害性天气过程服务全时效、全链条、全覆盖。

“羊楼司镇黄沙村二号点出现震动红色预警,群防人员要做好响应准备!”7月15日,位于临湘市黄沙村的地质灾害监测站大喇叭正在模拟,当地质灾害隐患点地质情况发生异常时,提前播报预警,这是自然资源部在全国试点推行的地质灾害普适型监测预警设备,其监测指标包括震动、倾角、加速度、位移、雨量、土壤含水率等。目前湖南已建成站点2944个。

以防为主、寓防于治、未发先防——湖南气象与自然资源两部门前期已共同建立短期到中期时效的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产品体系,今年则联合将“631”模式融入省、市、县三级地质灾害防治,并开展新一轮技术和业务融合创新。

这其中,基于1∶10000地质灾害调查结果、市级地质灾害风险区划图、镇级精细化地质灾害隐患和风险区划图、村级地质灾害风险住户分类管控信息表、为高风险住户家中安装的自动警报和转移反馈装置……各类装备和技术的完善,对人居环境风险实现了有效管控,做到情况清、底数明、数据准。

同时,联合发力不是一个静态的偶发动作,而是动态的连续行为。

“在应对重大灾害性天气过程中,将三级预报预警服务链条向两端延伸。”湖南省自然资源厅事务中心地灾部监测预警室主任黄炜敏介绍,当地推出了“省级预警、市级二次研判、县统筹、乡管理、村组织、户监测”的省市县乡村户六级递进式精准靶向预警体系,让省级预警精准到市县、预警信号精准到县乡、临灾警报精准到乡村,并安排受灾的一名常住家庭成员作为本户监测员。

只有将对隐患点的管控逐渐转变为“隐患点+风险区”的“双控”模式,才能跳出“就点管点”,变被动防灾为主动防灾。因此,各地因地制宜探索出具有地方特色的防灾模式。在长期探索和实践中,益阳找到了“双‘四包一’责任制”和“三三工作法”这两个行之有效的法宝。

经过孕灾条件、成灾原因分析,以及海量数据的反复比对,益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把防治范围缩小至3180户,即3年内切坡建设、后墙临坡距离小于3米、屋后坡高大于8米、坡度大于50°的切坡建房户。这就是被自然资源部和湖南省政府推介的“33850”排查法。

当地以“33850”排查法为纲开展反复排查、细分,进而锁定其中797户为高风险户,并登记在册。每年汛期,一名乡镇政府领导、一名驻村干部、一名村委委员、一名房主包一户高风险户;每一个在册隐患点,则由一名乡镇政府分管领导、一名驻村干部、一名村支书、一名群测群防员包干负责。同时,把全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细分成汛前、汛中、汛后三个阶段,雨前、雨中、雨后三种情况,灾前、灾中、灾后三个环节。 “双‘四包一责任制’”和“三三工作法”确保了责任上肩、流程规范,做到了“雨下到哪里,电话就打到哪里,预警就发到哪里;哪里有险情,就奔赴哪里”。

经过反复分析,益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发现一个规律:90%以上的切坡建房户遭灾,大多是因为晚上“山垮倒墙、墙倒塌床”,切坡建房户靠后山的底层住房,首当其冲。

找准了源头,地质灾害防治又多了避险的关键一招——“挪床行动”。每到汛期,按照“住前不住后,住上不住下”原则,工作人员强制要求切坡建房户将床铺挪到前屋或楼上。在隐患点周边逐户敲门,递上明白卡,反复叮嘱户主保持通信畅通,第一时间知晓预警信息,牢记撤离路线和避险地点,并提醒家人别睡得太沉,一旦临灾,确保跑得早、跑得对、跑得快。这不仅提升了隐患点村民的安全自查意识、防汛意识,更增强了防汛避险应急能力,使群众从“要我避险”转变成“我要避险”。

随着经验的日积月累,防治方案也在不断优化升级。这条途径,打通了“实时监测、智能预警、快速响应、高效处置、科学管理”的高速信息通道,建立了省、市、县“分级负责、动态调度、现场叫应”的监测预警体系,实现了监测预警与响应处置的闭环管理。(胡灿明、罗婷、张驰成、周静对本文有贡献)

(作者:刘倩 责任编辑:张林)



图解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