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22专题>冬奥>冬奥之声>张家口
冬奥气象·日记:服务冬奥 倍感光荣 来源:中国气象报社 日期:2022年02月10日10:03

  冬奥会期间,我的工作主要是分析三个赛区的天气形势,为赛区提供未来10天的天气预报;时刻关注当前各赛区实时情况,逐小时更新各场馆的气象通报。

  这项工作虽然紧张,但肩负的责任和使命也让我感到无上光荣。服务赛事时,前后方预报员要在综合考虑各家模式的基础上,利用多年来对赛区山地气候变化的经验,充分会商后得出对未来天气形势的判断。

  当然,不同项目对赛事预报服务有不同需求——如大跳台项目的瞬时起跳风力一般不大于5米/秒,而越野赛场对风力的要求则宽泛很多——但都对时效性和准确性要求极高。我们给出的预报会第一时间送往前后方一百多个部门,成为赛事安排的重要依据。所以在工作时,我们时刻顶着巨大的压力,会商时开门见山,讨论时观点鲜明,是因为时间宝贵,来不得“委婉”。但我们目标相同,那就是让每一份预报都力求及时准确。

  四年前,在齐齐哈尔市气象台从事短时短期预报的我,从未想过会有如此精彩的一段经历。

  加入张家口赛区保障团队以来,我们深入开展赛区山地气候研究、古杨树赛区冷湖试验,基于多种新模式预报产品在赛场站点开展预报应用检验;每逢冬季,我们便集结展开为期半年的冬奥驻训工作,学习山地气象、强化英语培训、开展新装备新仪器的赛场应用。4年来,队员们舍小家为大家,在积雪里安装仪器,在风雪交加的日子里守着雷达车被冻得瑟瑟发抖,为国际雪联多项赛事提供全程服务支撑。

  还记得北京冬奥会开幕式那天,看着现场直播画面中许多留下过我们脚印的地方,感到既亲切,又熟悉。国歌奏响,全体值班员不由自主地起立,那一刻,一股民族自豪感连同多年来对冬奥的感情,让我难以抑制激荡的心情,只愿将这一刻深深地刻在脑海。

  (作者:王永超 责任编辑:刘淑乔)



专题 更多
图解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