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5日19时33分,当北京冬奥会张家口赛区“自由式滑雪雪上技巧男子决赛按计划开始”的消息传来,我知道,检验预报的时刻开始了。
赛时的大风天气一直是我们最关注的。在90分钟的比赛里,我和同事紧盯三维超声风速仪等设备传回的数据。还好,一切都尽在掌握,实况与预报一致。
4日北京冬奥会开幕时,河北张家口恰巧碰到一次冷空气过程, 这意味着5日的风也不乐观。不过这一次的天气过程在10天前的中短期预报中已被“捕捉”,又在实况的检验中不断复盘,总结指标、积累经验,这是天气预报员始终在做的事。
5日一早,作为主班的我迅速检验4日的预报和实况,调出最新资料,仔细分析并尽快订正制作9时的预报,并在10时10分前完成组内、赛区等冬奥保障专题会商,对上午即将开展的单板滑雪女子资格赛天气预报结论达成一致。
我们要回答的关键问题是:4日同时段受冷空气影响,风显著增大并达到阈值,5日的风会影响决赛吗?当天下午,随着逐小时滚动预报订正和最新资料的更新,模式预报对傍晚到夜间的风有了调整,我们张家口赛区冬奥气象预报团队迅速开展会商,并与云顶滑雪公园前线预报员连线,最终得出“风速有减弱趋势”的结论,自由式滑雪雪上技巧男子决赛得以按计划开始。
当晚,21岁的瑞典队小将瓦尔特·瓦尔贝里夺得该项目冠军,这也是云顶滑雪公园诞生的冬奥首金。29岁的赵洋代表中国队第一次登上该项目的冬奥会舞台,以64.95分的成绩排名第二十,大家都是好样的!
人生能有几回搏?专注与专业一直是我对自己的要求和努力的方向,我和我的同事将继续珍惜北京冬奥会期间每一天、每一次的预报服务机会。
(作者:王颖 责任编辑:刘淑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