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22专题>新春走基层>记者在基层
佛泉寺村里来了一辆“运钞车” 来源:中国气象报社 日期:2022年01月20日07:07

中国气象报通讯员 徐贵勤 李志锋 

  1月14日上午,河南省洛阳市嵩县西部崇山峻岭中,一辆“运钞车”飞驰在蜿蜒的盘山公路上。车里,“护款员”张巧利紧紧抱着一个编织袋,里面装的是刚从银行取的一百多万元现金。

  眼看就要过年了,今天,张巧利要和县气象局局长时修礼一起把种植户的辣椒种子款送到村民手中。

  50公里外的大山中,德亭镇佛泉寺村的村民得知此事后,奔走相告。他们站在村干群服务中心的广场上翘首以盼,身后那条写着“2021年佛泉寺村农户及村集体辣椒制种款兑付发放仪式”的红色横幅格外引人注目。

1月14日,河南省洛阳市嵩县德亭镇佛泉寺村的村民收到辣椒制种兑付款。李志锋 摄影

  这,已经是时修礼第四次代表洛阳丰之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丰之源公司”)来给种植户兑付辣椒制种款了,但他依旧难掩激动之情。即使去年汛期存在暴雨多发、低温寡照等不利因素,但辣椒种子产量依然基本实现预期目标,又一次兑现了他当初对种植户“一亩地保底收入两万元”的承诺。

  佛泉寺村曾经是嵩县气象局的帮扶村。时修礼几年前依托当地优质的气候资源,为该村“量身打造”了科技扶贫项目——辣椒种子外繁项目。

  “原来,我们只想着项目能实现脱贫,没想到这几年发展下来竟会形成一个产业,实现了村集体和农户双赢的大好局面,成为全县乡村振兴的典型,这多亏了气象局同志的超前眼光。”村支书赵小六说。

  嵩县,地处河南省西部,纵跨长江、淮河、黄河三大流域,山高林密,有“河南小西藏”“中原三江源”之称。佛泉寺,蜗居在海拔一千多米的大山中,有着“嵩县阿里”的称谓。

  几年来,在探索山区群众如何脱贫和接续乡村振兴中,嵩县气象局深挖气候资源“富矿”,引进科技项目,采用村集体和“公司+农户”的形式,走出了一条靠产业支撑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乡村振兴道路。

  为了全面掌握山区小气候的变化,县气象局为该村建设了六要素自动气象站,积累了翔实的气象资料。有理有据的气候分析,让丰之源公司在众多备选基地中,一眼就认准了佛泉寺村。“气象数据翔实,气象灾害评估科学,后期气象服务措施完备有保障!”该公司技术总监的一句话,道出了佛泉寺村脱颖而出的关键。

  “去年,由于河南汛期降雨严重偏多,气温低、日照少,公司在伊川等地的基地,大多数都减产了,就咱这片区产量最高,多亏了气象局的服务指导!”丰之源公司技术员李万成对气象服务赞不绝口。

  “小单位,大作为!”县委书记徐新的一句话,激励着嵩县气象局在服务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在100个大棚的基础上,今年佛泉寺村又建成27个,镇政府计划春节后在附近龙王庙等村庄再建100个。目前,土地已经平整过了,辣椒苗也育上了!”时修礼说。

  在昔日“三九四九冰上走”的日子里,眼下大山中的佛泉寺村,乃至附近的龙王庙,还有更多的村庄涌动着一股春潮,这春潮必将破冰而出,变成一座座“金山银山”。

  (责任编辑:栾菲)



图解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