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云海
梧桐大道看秋色 来源:中国气象报社 日期:2025年10月16日10:47

十一小假期,驱车前往河北省张家口市崇礼区,只为赴一场与梧桐大道的秋日之约。刚驶入崇礼境内,窗外的风景便悄然换了模样——连绵的山峦褪去了盛夏的苍翠,染上了深浅不一的金黄与橙红,湛蓝的天空像一望无际的碧海,而那条藏在山谷间的梧桐大道,更像是被大自然打翻了调色盘,成了秋日里最耀眼的存在。

这般让无数游客驻足拍照的“秋高气爽”,并非偶然邂逅的美景,而是气象规律作用下呈现的景致。崇礼的梧桐大道,恰好将这份自然馈赠展现得淋漓尽致。

秋日里的梧桐大道 图/王旭海

从气象学角度来看,“秋高气爽”始于夏季风的悄然退场。整个夏季,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带着充沛的水汽席卷华北大地,崇礼也被包裹在暖湿气流中,那时的梧桐大道虽绿意盎然,却常被厚重的云层笼罩,空气中充满潮湿的气息。可到了十月初,夏季风活动南撤退出华北,来自蒙古—西伯利亚干冷的空气强势登场,它像一位严谨的调度员,重新规划着崇礼的大气环流。冷高压带来的下沉气流,如同一只无形的手,驱散了原本悬浮在半空的水汽——这些水汽在清晨遇冷凝结为梧桐叶上晶莹的露珠,或在夜间化作草叶上的白霜,却再也无法聚集成遮天蔽日的云层。此时,若站在梧桐大道上,你一定能清晰感受到这份变化:曾经湿闷的空气变得干爽清透。深吸一口气,满是山林的清新与阳光的暖意,抬头时,没有云层遮挡,天空仿佛被拉远,呈现出一种辽远而纯粹的湛蓝,梧桐树的枝桠向上伸展,仿佛也在致敬这无垠的秋空。

而气温的变化,更是为 “秋高气爽” 添上了关键一笔。崇礼十月的日最高气温多维持在15℃左右,既无夏季的燥热,也没有冬季的严寒,阳光洒在梧桐叶上,暖而不烈,正宜缓步徐行;到了夜晚,最低气温会跌至5℃以下,凉爽的气温不仅让人一夜好眠,更让空气中的水汽进一步凝结沉降,减少了次日的湿度。这种昼夜温差(气象学上称为“气温日较差”),是秋日特有的气象福利。清晨的梧桐叶沾着细碎的露珠,在阳光下泛着晶莹的光,连叶脉都清晰得如同被精心勾勒;午后微风掠过枝头,半黄的叶片轻轻摇曳,将温柔的光影投在路面,每一步都像踏在秋日酿成的暖意里。

立于大道中央极目远眺,大气能见度的飙升,也让梧桐大道的秋景成了绝佳取景地。十一期间,冷高压控制下的稳定环流导致空气水平与垂直运动减弱,污染物不易扩散;同时,细小颗粒在静稳环境中逐渐沉降,被落叶和土壤吸附,进一步提升了空气质量。另外,较大的昼夜温差使空气湿度降至舒适区间,水汽不再干扰光线传播,这样一来,整片天空如同被彻底清洗过一般,通透明净。向远处望去,几公里外的翠云山滑雪场的缆车清晰可见,近处,不少游客手持相机,从不同角度捕捉这份难得的通透之美,每一张照片里,都藏着秋天馈赠的“礼物”。

崇礼梧桐大道,不仅是网红打卡点,更是“秋高气爽”这一气象现象最生动的课堂。它用金黄的树叶、湛蓝的天空、清晰可见的远山,将夏季风退却、大气能见度提升这些抽象的气象原理,化作了可看、可触、可感的美景。在这里,人们按下快门的那一刻,记录下的不只是眼前的风景,更是对秋天的深层理解。(王丽霞 赵海江)

(责任编辑:张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