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云海
雨声悟理 来源:中国气象报社 日期:2024年06月03日10:32

独坐书房,聆听窗外雨声淅沥,没有琐事扰乱,我感受到别样的静谧。这一刻,可以远离尘世的喧嚣,可以尽情放牧思绪,有一番难得的惬意。

每当春雨湿润大地,我对雨的情感就更浓。这些关于雨的美妙意境,虽无法追溯,但却能跨越时空,产生共鸣。或许,诗人在野外踏青,赤足河畔,让蒙蒙细雨轻拂身上,让青青垂柳亲吻面庞。斜斜的风在吹,细细的雨在飘,凉凉的,润润的,我真正读懂了“吹面不寒杨柳风”“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这份逍遥自在、飘逸闲适,确实难用言语精准形容。

听雨的最佳时刻,还是在夜里。静静地坐在窗前,感受四周的静寂,倾听窗外细雨飘落,依稀击打着树叶,发出沙沙声响。用心细听,雨像是在和草儿娓娓细谈,和树叶纵情歌唱,于是,人与自然融为一体,心境变得特别开阔辽远,一切的烦琐,顿觉淡泊和释然。

我的家乡有一句谚语:立春落雨到清明,意指今日立春落了透雨,那么就会持续落雨到清明,预示今春的雨水充沛,经常能听到雨声了。古人对听雨颇有雅兴,将听雨诗化了。南宋词人蒋捷的《虞美人·听雨》里写:“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一首短词,概述了人生不同时期的不同生活阅历和思想感悟,可谓词小容量大,字少涵丰。

聆听雨声,心有所悟,终于明白了古人所云“静生万物”的哲理。

(作者:赵娟 责任编辑:张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