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云海
小满:兼具气候与农耕特征的智慧节气 来源:中国气象报社 日期:2022年05月20日08:42

小满是二十四节气在夏季的第二个节气,此时全国天气渐热,北方地区万里晴空,麦粒开始饱满,南方降水频繁。由于南北方气候和物候的差异,使得小满节气有两层寓意:满,既可指雨水之充盈度,也可指麦粒饱满度,兼具了气候与农耕特征。

无人机在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市崇义镇航拍的金色麦田 图/新华网

在我国北方地区,小满节气与农耕文化相关。《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释义为“小满者,物致于此小得盈满”。此时,北方地区的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已开始饱满,但还没有成熟,只是将满未满的“小满”,还未“大满”。小满节气的第三候(最后五日)为“麦秋至”,秋季为百谷成熟之时,小满节气虽在夏季,却是小麦成熟之“秋”,也表明小满是麦类即将成熟的节气。

在我国南方地区,小满节气则与降水相关。此时,南方地区冷暖气流交汇,通常降雨概率增加,降水量增多,“小满小满,江河渐满”,江河至此小得盈满。农谚还有“小满不满,干断田坎”“小满不满,芒种不管”的说法,意思是小满时如果蓄不满水,可能造成田坎干裂,影响芒种节气的水稻栽插。

我国南北地域跨度大,各地的气候、农业生产、主要农作物品种及生长状况有明显的不同,上述提到的小满节气的气候与物候特征是古人对南北地区长期积累经验的一个大概阐述,带有很强的区域性和时代性,因此,要因地制宜客观看待。

下面,用科学数据来阐述小满节气的气候和物候空间分布——

就降水量而言,我国南北方形成了鲜明对比。在小满时节,南方地区雨量充沛,北方地区降水稀少。其中,长江以南地区降水量普遍大于100毫米,福建、广东等沿海地区降水量大于180毫米;北方的华北和东北地区降水量在20至40毫米之间,西北地区降水量则不足20毫米。

就平均气温而言,我国近一半地区正式进入炎炎夏季,南北温差较春季有了大幅缩小。除青藏高原外,我国其余大部分地区在小满节气的平均气温均在15℃以上,华北平原、长江流域和新疆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在20℃到25℃,最南部的广东、海南等地平均气温超过25℃。

由于我国南北地区气候条件不同,冬小麦收割时间也会有所差异。一般而言,湖北地区的小麦在立夏时节已开始成熟收割,安徽、河南和江苏中南部地区的小麦在小满时节成熟收割,而关中、苏北、山东、河北等地的小麦在芒种时节开始收割。因此,现代小满节气的“麦至此方小满而未全熟”和“三候,麦秋至”对应的是安徽、河南和江苏等部分地区。

在每年的小麦收获季节,都可以看到大型联合收割机车队浩浩荡荡、由南向北跨区作业的壮观景象,路线固定而清晰。在湖北小麦大面积收割结束后,跨区作业队伍向安徽、江苏、河南转移,之后便转战至山东、河北。“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正是这些“在路上”的可爱农机手的奔波,才能准时收获希望,守护国家粮食安全。

值得一提的是,全球气候变化已导致二十四节气的气候特征发生改变。近30年的小满节气的区域平均气温分别较之前30年增加了0.6℃,同时,作物品种、耕作措施和种植制度的变化,使得物候节律也发生了改变,许多与节气相关的农谚和经验可能变得不再适宜。因此,进行气候变化背景下二十四节气、农谚与农事活动融合发展研究,正确建立不同地区的节气农谚与农事活动之间的对应关系,对于重新赋值二十四节气的科学内涵具有重要意义。

小满是一个充满智慧和哲理的节气。我国古代传统文化讲究对称,小和大往往对应出现,如二十四节气里的小暑、大暑,小雪、大雪,小寒、大寒等,却唯独只有小满而无大满(也有一种说法,小满表示阳气的小满,阳气的大满即为夏至)。

从农耕文化角度看,小满时节麦子开始陆续成熟收割,丰收在望,紧接着便是秋收作物的播种,因此,小满之后的节气,应该注重提醒农事里的“芒种”,而不是聚焦麦子的“大满”,这也是提醒农民在农忙时节要保持勤劳,不可自满慵懒。从处世哲学角度来说,小满蕴含着古人“月盈则亏,水满则溢”的生存之道,我国传统文化讲究“盛极而衰”,认为事物盛到极点就会衰落,人生亦如此。“小得盈满,方是圆满”,这才是人生最好的状态。

(作者系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实验教学中心副主任、二十四节气工作室负责人 胡琦)



图解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