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故事
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气象局:抗震救灾一线党旗高高飘扬 来源:中国气象报社 日期:2024年01月03日10:08

2023年12月18日23时59分,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发生6.2级地震。灾情就是命令,责任重于泰山。当地气象部门在中国气象局党组部署指导下,迅速行动,分秒必争,抢先组织开展了抗震抢险救灾和气象服务保障工作。

积石山县位于高海拔地区,地震恰逢持续低温,最高气温在0℃左右,最低气温在零下10℃至零下14℃,及时掌握天气变化情况对开展救援极为重要。积石山县没有设立气象机构,这对省州两级气象部门开展保障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

地震发生后,甘肃省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杨兴国第一时间了解震区情况并上报中国气象局,连夜赶赴震区,部署抗震救灾气象保障服务。临夏州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边学军带领相关人员组成应急小分队,与省气象局共同组成现场气象保障服务领导小组,为抗震抢险救灾指挥调度救援工作提供决策支撑。

临夏州气象台与兰州中心气象台迅速开展联合天气会商,震后50分钟,对外发布第一期震区专题天气预报,提供震区天气实况信息及未来三天逐6小时精细化天气预报,并滚动更新制作相关服务材料。

张淑芳制作震区专题预报。图/徐仲贤

做好气象预报预警,离不开强有力的监测数据支撑。受地震影响,积石山县大河家镇、银川镇、小关乡3个区域自动气象站受损,数据传输中断,震区气象数据事关抢险救援,临夏州气象局第一时间由3名业务骨干组成应急保障分队,他们连夜挺进震中附近,经过3个多小时抢修,积石山县域内气象监测站点均恢复正常运行。

22日21时,中国气象局紧急调拨支援的4个六要素便携式自动气象站抵达震区,为尽快将气象站安装到震区主要安置点,临夏州气象局组建党员突击队,由党组成员、副局长韦伯龙带领4名党员干部,连夜在积石山县大禹广场及大墩峡、柳沟乡、刘集乡安置点安装调试,当所有站点正常传输时,已是深夜4时。

面对灾难,气象部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各级党员干部冲锋在前、勇于担当,在抗震救灾气象保障服务中充分发挥了“五维服务筑气象防线,沐雨栉风守花儿临夏”党建品牌示范引领作用。

中共党员、临夏州气象台副台长张淑芳,震后第一时间与同为州气象局职工的丈夫一起赶到单位,与当晚值班的年轻预报员巩芙蓉组成服务专班,不顾多次余震的影响,投身到服务保障中。拖着感冒发烧的身体,张淑芳坚持将一份份服务材料,及时传递到抗震救灾一线。

刘集村作为震中区域,房屋受损面积达到90%以上。地震发生后,在刘集村担任第一书记兼驻村工作队队长的临夏州气象局党员干部李项龙,第一时间组建村抗震救灾队。震后十几分钟,便通过微信群、电话等方式联系到下属十个村社负责人,与村干部一起入户排查,一对一排查独居老人、留守儿童、伤残人士等特殊群体,确保每位村民安全转移到空旷地带。经过一夜奋战,他又投入再排查、再确认转移村民工作中,确保所有村民处于安全状态后,他又开始着手解决村民吃饭、饮水问题,组织群众一起搭建帐篷,搬运救灾物资。而后,李项龙再次投入到人员安置、物资发放、安置房搭建、隐患排查等忙碌的安置救助及恢复重建工作中。

(作者:许显鑫 于仕 责任编辑:张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