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在贵阳召开的第二届全国山地气象学术研讨会暨第四届全国人工防雹学术研讨会上,今年入选的中国气象局威宁人工防雹野外科学试验基地(以下简称“试验基地”)正式投入运行。
试验基地由中国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中心牵头,联合贵州省气象局、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共同建设,旨在发挥气象部门在天气监测、人工防雹研究方面的专业优势,推进研究成果业务应用,强化人工影响天气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基础支撑作用。依托威宁人工防雹试验基地已建成的冰雹云综合观测系统及“威宁人工防雹技术模式”,试验基地将通过系统性外场试验,精准把握西南地区冰雹发生、发展及演变特征,攻克人工防雹作业和机理与关键技术难题,为云贵高原冰雹灾害的安全、精准、高效防控提供科技支撑,通过关键技术的辐射应用,推进我国防雹整体技术水平提升。
未来,试验基地将致力于打造集观测、试验、研发和应用于一体的国家级人工防雹科学研究中心,持续开展经过科学设计的冰雹云观测与防雹试验,建立冰雹长期野外观测数据集,提高冰雹监测预报预警水平和数值模式预测水平;研发雹云观测与识别关键技术,集成冰雹防控关键技术并开展示范应用,完善人工影响天气科学观测数据共享平台和智慧防雹业务系统。同时,试验基地还将积极参与国内国际合作,推进人工影响天气标准与规范建设,打造冰雹灾害防控示范点和人工影响天气科技创新的重要策源地。
(作者:卜钰 田东晓 责任编辑:张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