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人工智能临近预报系统“风雷”(以下简称“风雷”)的全新降水预报产品正式接入中国气象局短临预报业务系统(SWAN 3.0),标志临近降水预报迈入人工智能气象模型为主导的新阶段,为0—3小时、1公里级精度的精细化降水预警提供核心支持。
6月中下旬以来,我国南方地区出现持续强降水过程。面对复杂的天气形势,原计划7月发布的“风雷”降水产品提前“上阵”,于6月底接入SWAN 3.0并开始业务试运行,运用其逐10分钟更新、1公里分辨率的“火眼金睛”,助力做好汛期强降水监测预报预警服务。
聚焦难以捕捉的“隐形杀手”——局地强降水,“风雷”已在一些天气过程中“显露身手”。6月29日17时54分,北京城区新生回波,造成主城区局地强降水,“风雷”提前1小时预报出海淀区南部、东城区和西城区将出现强降水,海淀区南部降水量达10毫米以上。
瞄准“由回波到定量降水”这一预报难点,国家气象中心牵头组建敏捷攻关团队,联合清华大学以及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国家气象信息中心、中国气象局地球系统数值预报中心、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等单位,创新构建任务导向型联合体,明确数据支撑、算力保障、合作研发、业务分发各环节工作,进一步推动“风雷”在强降水定量预报方面实现质的突破。
2024年9月,“风雷”实现从数据到模型、从研发到应用的全链路自主可控。接下来,其将充分发挥综合多源数据的预报优势,为国、省、市、县四级气象部门预报业务提供支撑。
(作者:蒋芷晴 张小雯 责任编辑:张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