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科技>动态
中国气象局上海台风研究所联合亚太台风研究中心开展台风“丹娜丝”外场观测试验 来源:中国气象报社 日期:2025年07月10日15:58

  7月7日0时前后,今年第4号台风“丹娜丝”在中国台湾省嘉义县沿海登陆,8日掉头转向浙闽沿海,于21时25分左右在浙江省温州市洞头区登陆,当天23时45分左右再次登陆浙江省温州市瑞安市。中国气象局上海台风研究所(简称“台风所”)联合亚太台风研究中心开展台风“丹娜丝”外场观测试验,合力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

  早在“丹娜丝”生成之前,台风所台风野外观测团队便早已关注到孕育“丹娜丝”的扰动胚胎,连续多日密切关注台风活动,对热带扰动未来可能发展趋势进行深入探讨,并会同亚太台风研究中心台风观测团队研判开展台风观测的可能性。

  随着“丹娜丝”逐渐靠近中国台湾省,根据台风未来发展趋势,并参考亚太台风研究中心穆穆院士工作站开发的CNOP台风目标观测敏感区识别系统的识别结果,台风野外观测团队前往浙江省温州市洞头区开展外场观测试验。

  台风野外观测团队安装加固自动气象站 中国气象局上海台风研究所供图

  本次观测试验依托台风所在我国东南沿海“一站多点”的台风观测站点布局,联合浙江沿海气象部门,利用移动风廓线雷达、移动X波段相控阵雷达以及多型激光雷达开展外场观测,以期获取台风“丹娜丝”从外雨带到内核区结构特征演变以及登陆台风强降水的云微物理特征。在开展地基/海基观测的同时,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利用风云卫星,针对台风“丹娜丝”风圈结构特征开展分析,形成海-地-天协同观测。

  台风野外观测团队检查风廓线雷达数据传输情况 中国气象局上海台风研究所供图

  在外场观测期间,数值预报团队将实时收到的外场观测数据同化进业务模式中,为台风路径和强度预报提供科技支撑。

  下一步,台风所将充分发挥亚太台风研究中心国际平台优势,进一步推动亚太区域台风国际科学试验,为加快推进气象科技能力现代化和社会服务现代化提供坚实科技支撑。

(作者:黄露 责任编辑:苏杰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