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气象局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印发通知,要求加强和规范农产品气候品质评价技术服务工作,充分发挥气象趋利避害和赋能产业发展的作用,科学评估、合理利用农产品气候资源,推进气候特色农产品生态价值实现,打造气候特色农产品品质评价新质生产力,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气象科技支撑。
通知要求,各级气象部门要结合地方产业实际需求,进一步深化农产品气候品质形成机理研究,健全分区域、分品种的农产品气候品质评价技术体系,完善评价技术标准规范,提高农产品气候品质评价能力;发挥气象部门整体优势,强化协同联动,推进国省一体化服务业务建设,规范开展农产品气候品质评价工作;推进气候品质评价成果转化应用,针对气候特色农产品产业发展需求实施精准服务,总结服务经验,推广示范案例,以点带面促进各地农产品气候品质评价技术服务工作提质增效。
通知提出五方面工作任务。
一要强化科技创新,提升服务水平。加强气候条件对农产品品质影响机理研究,与部门、科研院所、高校、企业等建立联合研究工作机制,开展跨学科联合攻关与数据挖掘;构建分品种、分区域的农产品气候品质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基于指标和阈值的气候品质分级标准。
二要坚持需求导向,开展检测评价。因地制宜开展农产品的品质检测或相关数据共享,逐步建立全国农产品气候品质数据库;依据相关技术标准和规范,组织开展农产品气候品质评价技术服务,为地方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三要坚持系统观念,强化统筹管理。规范地方评价工作备案流程,开展农产品气候品质评价国省“一张图”建设,构建国省协同评价机制,建立气候特色农产品生态价值转化通道。
四要推进标准应用,加强规范管理。按相关行业标准要求编制技术报告,积极推动农产品气候品质评价工作纳入地方发展规划和法规;不得以评价结论授予称号、颁发标识和授牌。
五要发挥资源优势,开展宣传推介。联合农业农村部门为区域农业品牌赋能,加强国省联动、挖掘地方节气资源禀赋,提升区域农业品牌知名度和农产品影响力。
通知明确了任务分工,从加强合作、经费支持、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强化组织保障。
(作者:吴彤 责任编辑:郭曼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