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要闻
中国气象报时评:追寻光 成为光 散发光 来源:中国气象报社 日期:2025年04月23日07:55

一条船,载着赵虎炯走过浙江省舟山市岱山县的大小岛屿,守护1700条渔船、2万多渔民;载着孙立前往祖国南海的岛礁,向下扎根、向上生长;载着杨万基年复一年往返陆地与上川岛,日复一日观测记录风云变幻。

一座山,韩文兴守了三十多年,从人工观测到自动观测,不漏记佛爷顶国家气象观测站每一个数据;于进江在华山创下地面观测“百班无错情”37次、“二百五十班无错情”12次的佳绩,又开启新征程。

一个问题,让陈正洪花了大半辈子去回答“气象是大有用处的”;当与台风打了几十年交道的许映龙被问到“你最想知道什么”时,依然回答“我最想知道台风往哪里走”。

千百件看似平凡的事,用心做好每一件便成就不凡——他们散发光芒、传递力量,成为榜样。

伟大的时代呼唤着更加伟大的精神,崇高的事业需要榜样引领。在人民气象事业创建80周年之际,中国气象局继续深入推进“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主题实践活动,持续开展“守正创新 奉献气象”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主题实践活动。翻开这本刚刚出版的《新时代气象榜样风采录(第一辑)》,学习体悟榜样的力量,在追寻光、成为光、散发光的过程中,催动我们将每个人的力量汇聚于气象高质量发展。

追光而行,学习榜样追求崇高的思想觉悟和精神境界。有了精神追求的高度,才有奋斗的强大动力。在投身卫星气象事业发展的过程中,张志清逐渐意识到,自己参与和建设的是一项高瞻远瞩、意义非凡的事业。父亲“为国家做事,走的才是正道”的话,坚定了他的志向。而理想与热爱,不在虚无处,“除了生命是父母给的以外,其他的一切,都是党给的、社会主义给的。”坚守初心,张发喜不仅兢兢业业于工作、退休后仍发光发热,还决定“给世界留下最后一份礼物”。将榜样作为标杆,自觉坚定理想信念、砥砺初心使命,就能在追求崇高中收获更有意义、更有价值的精彩人生。

砺心成辉,学习榜样的勇毅担当与脚踏实地。气象工作关系生命安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事关国计民生,更需担当实干。作为一名农业气象专家,魏瑞江35年扎根一线,“不在办公室,就在田间;不在田间,就是在去田间的路上”,她内心的准则是“要搞有用的科研,农民认可才是关键”。榜样的故事更多在聚光灯之外,每一项看似平常的工作都尽职尽责,能取得不凡的成就;每一件细小的事情都用心做好,才能铸就宏伟事业。

薪火相传,学习榜样投身时代与播火传薪。精神的力量能穿越时空阻隔。多年前,我国数值天气预报事业的先驱顾震潮坚定信念自主创新,否则“愈搞愈落后,愈赶差距愈大。这不是笑话,而是十分可能的”。在奋斗了一个又一个十年之后,沈学顺与同事愈加坚定“我们要有能力,把我们国家的数值预报做好”。在珠穆朗玛峰上,假拉把亲眼目睹秦大河院士为科学事业“搏命”的震撼深埋心底,“生于斯、长于斯,为了守护这里,我又有什么理由不更加拼命呢?”

胜负之征,精神先见。文化是最持久最深沉的驱动力。让榜样如炬,既照见过去,亦照亮未来;厚植气象文化,凝聚起磅礴力量,激励广大气象工作者在破解气象高质量发展难题、加快推进气象科技能力现代化和社会服务现代化上担当作为。

(作者:赵晓妮 责任编辑:张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