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要闻
为确保牢牢端稳中国人的饭碗,全国政协委员龚建东建议——
推进高标准农田气象服务能力建设
来源:中国气象报社 日期:2023年03月07日08:18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巩固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举措。2021年9月6日印发的《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1—2030年)》明确了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要求、建设标准和建设内容、建设任务等,并提出要统筹考虑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农业、水利、土地、林业、电力、气象等各方面因素。“这对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中强化气象服务基础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气象局地球系统数值预报中心副主任龚建东建议,推进高标准农田气象服务能力建设,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近年来,河南、黑龙江、安徽、贵州、江西等省气象部门主动融入高标准农田建设,完善工作机制,开展全链条气象服务。其中,河南省政府印发《河南省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1—2030年)》,首次将气象保障与田、土、水、路、林、电、技、管并列,作为九大建设内容之一,在建设目标、建设标准、建设内容中均单列气象工作内容。

龚建东说,目前我国尚未形成完整的高标准农田气象保障规范体系,各省高标准农田建设进展及气象保障融入情况不同,相对应的标准化体系、工作机制、建设流程等还没有完全建立,相关的政策法规等也存在空白。他建议,高位推动高标准农田气象服务能力建设,推动各地将气象监测预报能力列入本地高标准农田建设内容,并将气象监测预报服务内容纳入高标准农田验收项目。

“高标准农田气象观测设备对于指导农户安全生产,促进设施农业快速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龚建东指出,我国高标准农田存在气象观测设备匮乏的问题,当前还未形成标准化、规模化的高标准农田气象观测网络体系,不足以支撑高标准农田精细化气象研究及服务。

2023年2月,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区气象局联合区农业农村局共同建设高标准农田示范区气象及病虫害监测站。李博达 摄影

因此,他建议完善高标准农田气象监测站网,以农业气象防灾减灾和气候资源利用为导向,建设涵盖多要素气象站、作物自动化观测、农田遥感监测等设备的农业气象自动化监测网络,提升气象灾害风险预警能力,完善农业气象灾害动态监测预报预警体系;优化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点建设,更新升级作业设备,实现气象防灾减灾和气候资源高效利用的双重保障目标。

气象大数据是气象赋能农业农村发展,促进农业数字化、信息化、智慧化,驱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因素,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有力支撑。龚建东说,当前气象和农业农村等部门之间的数据融合在一定程度上仍存在堵点。他建议加强部门行业融合发展,依托数字乡村建设发展工程,建立农业农村大数据体系;涉农部门要充分利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多部门数据深度融合共享,逐步有序解决智慧农业发展的数据堵点问题,变数据为资源,通过科技创新提升农业科技服务水平和效率。

(作者:吴彤 责任编辑:张林)



图解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