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要闻
媒体融合背景下做好回访报道的关键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日期:2022年08月02日14:59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奋斗故事,适当回望让新闻故事更有深度。新闻工作者准确把握时度效,将报道过的重大新闻题材与时代主题重新组合,进行回访报道,挖掘新闻事件的持续精神力量,将更多时代精神融入笔端,凝聚共识力量,能够有效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精心策划,旧闻新作真实有力、引发共鸣

  所谓回访报道,是指针对曾经报道过的新闻事件或者新闻人物再次进行报道,回访报道需进行全新的议题设置,进一步深度挖掘新闻事件背后的新闻价值,特别是对重大新闻事件的报道,一石激起千层浪,容易引起广泛的讨论和强烈的反响。回访报道也可以对曾经批评曝光过的事件、人物进行回访,这是新闻媒体发挥舆论监督功能的重要形式之一,是媒体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体现。

  如何让读者在熟悉的地方看到新风景?相较于常规新闻报道,回访报道需要提前策划,给旧闻新作提供新的路径,深度感悟昂扬奋进的时代脉动,回应公众对人物命运的关切,引发公众共鸣。

  策划先行,把握重大节点顺势而为。议程设置理论的第一阶段强调媒体议程影响公众议程,媒体传播具有强效果。议程设置发挥效果的首要前提在于议题能被公众“看见”。如果议题无法进入公众视野,自然就无法引导人们“想什么”。回访报道大多聚焦具有较大新闻价值并契合时代精神的新闻事件,多用在重要时间节点、重大形势背景中,精心选择报道切入点,在生动灵活的笔触中展现时代进程,让回访报道产生事半功倍的“轰动效应”,回应读者对旧闻中新闻人物的关切,引发读者强烈关注。

  2021年,中国共产党迎来建党百年,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之际,各大主流媒体纷纷开展“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的采访活动,回访红色圣地、重要历史人物等,采用今昔对比的采写方式挖掘有时代意义的滚烫故事,传递时代正能量,更好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2021年4月8日前后,各大媒体聚焦春日的武汉,以“武汉重启一周年”为时间节点,回访这座重新启航的英雄城市,展现“浴火重生”的武汉强大的韧性和蓬勃的活力。

  挑选报道角度,赓续时代精神。议程设置理论的第二阶段是属性议程设置,即大众传媒不仅能告诉受众想什么,而且可以通过语境影响受众对这项议题属性的判断,从而引导受众怎么想。回访报道不仅是和过去的新闻事件做链接,“呼应式”的回访报道加大了策划力度,拓宽报道路径,以全新的视角解读旧闻,挖掘新的新闻闪光点,赓续时代精神,激发读者内心深处的共鸣。

  第三十一届中国新闻奖文字通讯与深度报道的一等奖《“半条被子的故事”有新篇》是一篇经典的回访报道。《经济日报》于1984年11月14日刊出稿件《当年赠被情谊深 如今亲人在何方——徐解秀老婆婆请本报记者寻找三位红军女战士下落》,率先报道了“半条被子的故事”。2020年9月18日在《经济日报》刊出报道《“半条被子的故事”有新篇》报道,展现了“半条被子”的发生地点的新面貌新变化、当地群众的喜悦心情,同时采访了“半条被子的故事”报道者罗开富,独家报道了“半条被子的故事”文艺创作情况,深刻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始终不渝的为民初心,表达了百姓“跟党走幸福长”的坚定信念。此篇报道获得大量转载,全国媒体纷纷跟进,形成“半条被子的故事”报道热潮。

  在回访报道中,媒介议程设置是重要一环,结合时间节点、形势背景做好回访报道议题策划,可使报道逻辑清晰、真实有力。

  聚融而动,多元表达做好融媒体回访报道

  媒体融合,意味着表达传播方式更加多元。借助融媒体时代背景下新闻信息传播的技术优势与渠道优势,利用回访报道讲好新闻故事,用更接地气的小切口、小人物展现时代变迁更有说服力,能够在舆论上起到导向作用、旗帜作用、引领作用。

  2010年1月30日,正值全国春运首日,新华社记者在南昌火车站广场拍下一张名为《孩子,妈妈带你回家》的照片,直击人心的照片被数百家网站和报纸选用,成为当年的“春运表情”。2021年2月2日,新华社推出融媒体报道《11年前那位感动中国的“春运母亲”找到了》,这组图文并茂、生动的融合报道在全网刷屏,登上各大网站热搜榜,感动万千网友。随后,新华社又推出了《“春运母亲”11年后为何仍然击中人心》《“春运母亲”背后的彝族女性命运之变》;2月5日“新春走基层”专栏推出《“春运母亲”命运之变,是脱贫攻坚最生动的故事》《从山到海,“春运母亲”开启海上养殖新职业》等报道。

  层层深入、连续跟进,图、文、视频齐发,犹如一部电视连续剧的分集,合起来就是一部普通人奋斗圆梦的故事全集,让人看到了贫困山区脱贫致富的新面貌。此组融媒体回访报道,是对脱贫攻坚工作的生动刻画,是这个奋进时代的亮眼注脚。

  在融媒体时代,让一篇回访报道成功实现“翻红”,要在内容资源上下功夫,既要让选题切合时代主题,也要用接地气的、能引发公众内心深处共鸣的多媒体融合表达构建作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实现党心民心同频共振。

  做好融媒体回访报道,要打出系列宣传组合拳。在策划之初,就要聚焦报道关键点,形成整体性的宣传方案,实现“一鱼多做”,通过一次采访生成多个产品,回应公众关切,助推重大主题宣传实现传播效果最大化。通过新媒体展开行进式报道,在“两微一端”借助短视频、微博发文等进行预热,与公众开展互动。纸媒报道侧重深度报道,展现新闻人物在时代背景下的新变化,力求用原汁原味的话语讲述接地气的故事。同时还应注意做好传统媒体叙事方式的转化,以适应全媒体传播平台需要。

  媒介融合时代,新闻生产模式发生颠覆性的嬗变,公民开始介入新闻的生产过程,开启了公民框架与媒介框架联手制作新闻、建构现实世界的新时代。越来越多的公众主动参与新闻解读,成为新传播语态下报道的又一主要叙述者。从议程设置角度讲,受众对新闻的再次解读会产生消解原先议程的可能,使主题失焦。注重发挥新媒体互动性优势,引导公众对融媒体产品进行解读,并使用开启精选评论、置顶或点赞等符合主流价值观评论的方式加以引导,促进议题聚焦。

  践初心强“四力”,打造精品回访报道

  在熟悉的地方发现新风景并非易事,回访式报道的采写难度较之普通报道更大。通过回访报道,赓续时代精神,见证时代进步,解决更多社会问题,这是记者践行初心和使命的必然要求,同时也对记者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首先,要提升自身政治素养。新闻记者在深入基层“捉活鱼”的时候,只有深刻吃透党的方针政策的精神实质,紧贴时代脉搏,才能站在熟悉的地方看到不一样的风景,采写出具有思想性、指导性、主题鲜明的融媒体回访作品,弘扬主旋律,宣传正能量。

  其次,提升策划意识,找准回访报道的切入点,做好舆论引导。回访报道一般选择在重要时间节点、重大形势背景下开展,应提前策划,精心选择报道角度,重新挖掘事件的新闻价值;统筹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报道任务分工,开展预热报道、动态报道以及深度报道,打造全媒体产品,满足受众碎片化阅读习惯以及好奇探究心;要充分考虑新闻报道对采访对象可能产生的社会效果,找准角度、把握尺度、注意力度;后续做好评论舆情引导,保持议题聚焦。

  再次,提升“四力”,打造精品力作。成功的回访报道,考验着记者的发现力、判断力、感知力、表现力,也就是“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回访报道的时间跨度较大,融媒体作品需要体现今昔对比,通过对时间片段的剪切与重新拼接,让报道获得深刻意义与情感张力,增加可读性与趣味性;通过深度挖掘和细腻采访,用有温度的笔触和镜头,讲述生动的故事,展现磅礴的时代精神;形成融媒体报道思路,记者要掌握融媒体报道的路径,了解受众阅读习惯和心理需求,借助新媒体来优化回访报道的方式,增强传播效果。

  (原标题:媒体融合背景下做好回访报道的关键)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作者:刘晖 责任编辑:颜昕)



图解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