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报道>2025专题>2025全国两会>代表委员话气象
全国人大代表夏泳:以“三个关键”为支撑 提升气象服务保障水平 来源:中国气象报社 日期:2025年03月12日16:48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移动通信集团重庆有限公司董事长夏泳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以“通信、大数据、智能化”三个关键为支撑,更好地助推气象高质量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移动通信集团重庆有限公司董事长夏泳 本人供图

  在气象监测数据传输、气象预警短信发布过程中,移动网络是重要一环。

  夏泳指出,5G、全光网络等新一代通信技术具有高速率、低延迟、大容量的特点,能够满足气象数据实时传输的需求。通过构建专享的气象通信网络,能提高气象数据在边缘采集、网络传输过程中的高效性和稳定性;在用户终端侧,可通过短信以及升级后的“闪信”服务,推送气象预警信息。

  当采集的海量气象数据,汇聚到云端服务器集群上,形成大数据存储库。此时,大数据带来的“云端计算”加持,助力整合各类气象数据资源,建立标准化的数据接口和共享机制,方便不同部门和用户获取、应用气象数据。

  “这也为下一步智能化分析提供了基础。”夏泳表示,气象部门、科研机构、企业应加强合作,探索开发基于人工智能的气象预报模型、构建智能气象服务平台等,为气象服务智能化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和应用示范。

  今年全国两会,夏泳重点关注低空经济的发展。“低空经济产业赛道已然崛起,但距离实现大规模商用仍存在一定差距。”夏泳以重庆为例解释,重庆低空智联网络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5G-A通信等新型基础设施尚未实现全域覆盖,制约了无人机的超视距飞行应用。

  结合气象工作,夏泳建议未来气象服务保障低空经济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发力:

  一是加强低空气象监测能力建设。构建低空专属气象监测网,提高对风切变、湍流、积冰等关键气象要素的监测能力,特别在低空小尺度范围内提高时空分辨率。整合气象卫星、激光雷达等多源数据,构建三维低空气象模型,进一步提升低空气象预报精准度。

  二是提升低空气象预报预警水平。综合应用数值模拟等技术,为低空飞行器提供更精准、更及时的气象灾害预警服务。研发低空飞行高影响天气预报预警技术,强化风险预估,为航线规划、起降服务、安全飞行等提供精细化数据支持。

  三是创新低空气象服务模式和产品。结合低空经济全产业链的不同环节和各类主体的需求,针对性研发低空气象服务产品。例如,为物流运输提供“起降点+航路”路径内的分钟级采样及预警的观测实况产品,为应急救援提供定制化的气象保障方案等。

  四是参与政策制定和标准规范制定。将气象保障低空飞行安全纳入相关政策文件中,研究编制气象应用行业标准和技术规范,确保气象服务与低空经济发展需求相匹配。

  五是打造应用示范项目和场景。与相关企业合作,打造物流运输、应急救援、文旅等一系列低空经济应用场景,探索形成可操作、能落地的低空气象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模式,为低空经济安全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气象支撑。

  (作者:吴彤 责任编辑:张明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