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是长三角地区最重要的水源之一,也是长三角地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生态支撑。202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苏时强调,要把长江和太湖流域等生态环境保护好,以更好质量的生态环境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
自2007年以来,无锡市开展长达17年的太湖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2024年,太湖水质全年达到三类标准,上半年卫星未监测到蓝藻水华发生,为2007年以来首次;安全度夏期间太湖蓝藻密度、平均面积和最大面积均为2007年以来同期最低,连续两年未发现异常水体。
据悉,太湖湖体上共设有5个断面,分别为东部湖区、西部湖区、南部湖区、北部湖区和湖心区,除南部湖区以外的4个断面均为国家考核断面,而南部湖区尚未纳入国家考核范围。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西渚镇白塔村党总支书记欧阳华注意到,近年太湖治理工作整体上取得明显成效,南部湖区在2007年至2021年水质总体也呈现改善趋势,但从2021年开始,南部湖区全年累计水华发生面积占南部湖区比例持续上升;2023年以来,南部湖区总磷浓度高于全湖平均。他经过调研认为,造成南部湖区藻情上升,主要有入湖河流负荷较大、底泥内源污染释放影响等方面原因。
对此,欧阳华建议将南部湖区纳入太湖考核体系,进一步加强入湖河流治理,开展南部湖区和东部湖区生态清淤工作,打捞处置太湖南部湖区和湖心区蓝藻等。
他提出,在太湖南部湖区治理过程中,气象、水利部门应加强沟通协作,建立雨水情监测预报体系和常态化的合作机制,强化太湖蓝藻水华遥感监测,开展气候分析与长期趋势研究,研发相应风险产品,在风险早期识别、应急响应联动等环节形成合力。
(作者:赵宁 责任编辑:张明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