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黄金水道是我国国土空间开发最重要的东西轴线,对推动上中下游协调发展、沿海沿江沿边全面开放、对接西部陆海新通道等意义重大。
近年来,长江黄金水道建设成效显著,初步形成了以长江黄金水道为主轴,重庆、武汉、上海三大航运中心为核心的总体格局,航道通过能力大幅提升,干线港口货物吞吐量不断增长,有效支撑了经济社会发展。与此同时,上海市气象局在南槽灯船和南支灯船加装了海洋气象观测设备,运用基于影响的港航气象风险预警技术提前发布长江口分海区、分时段、分灾种的精准影响预报和风险预警;湖北省气象局积极构建长江航运智慧气象服务体系,依托信息化技术平台建立气象服务合作共赢、协同发展机制,为长江黄金水道提供精准气象支撑。
全国人大代表、三峡大学校长、中国民主同盟湖北省委员会副主委黄艳发现,随着长江荆江河段航运进一步发展和生态保护要求的进一步加强,航运发展和生态保护的矛盾进一步凸显。
“长江水运优势和潜力未充分发挥,‘两头深,中间浅’等不匹配问题尤为突出。”黄艳介绍,“目前,宜昌至重庆三峡库区段具备通航万吨级船舶的条件,武汉至长江口万吨级航道也已全线贯通。但宜昌至武汉的荆江河段由于河势复杂、生态功能突出,导致传统的治理手段难以确保长江中游航道达到万吨级高标准。”
为破解宜昌至武汉河段航运瓶颈问题,湖北省有关院士专家团队贯彻落实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经过近十年科学研究,提出了荆汉运河工程方案,相关研究成果及规划已经成熟。
“该运河为静水通航,基本不分流长江干流流量。”黄艳认为,“运河水道与长江天然河道形成‘双通道’格局,有望彻底解决长江黄金水道荆江段‘航运梗阻’问题,在航运、生态、水利、社会、经济等方面具有巨大的综合效益。”
她建议将荆汉运河建设纳入国家相关规划,为运河实施预留空间;推动荆汉运河工程尽早立项建设,充分发挥长江黄金水道水运优势,助力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高水平践行长江大保护。(刘飞对本文有贡献)
(作者:赵宁 责任编辑:张明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