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非常关注天气预报,天气变化对养殖业有着较大影响。”来自广东的全国人大代表、阳春市中雁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谢汝朋说。
2016年,硕士毕业的谢汝朋,怀揣着建设家乡的梦想,结合自己曾研究的粗壮脉纹孢菌产类胡萝卜素高效转移至鸡蛋的技术,回乡发展“小生花蛋”绿壳蛋鸡养殖产业。目前,他的养殖场已发展到5个,总养殖规模超过14万只,年销售额达3000万元。
谢汝朋告诉记者,在蛋鸡养殖过程中,为保持空气清新、提供充足氧气、维持适宜温湿度环境,养殖场每天都需要通风,而在这一环节中,气温的影响非常大。20℃是蛋鸡最适宜的气温。秋冬季寒冷天气和气温变化幅度大,可能导致鸡患上呼吸道疾病。而到了夏季,由于没有汗腺,鸡在高温下只能通过呼吸、排泄散热,容易受到热损害,严重时甚至会应激死亡。
“我们的养殖场很多都建在山区,这里的道路可能受极端天气影响被阻断,饲料、鸡蛋等的运输都会受到影响。”谢汝朋说,因此,日常根据气象信息提前采取应对措施至关重要,他期待未来针对山区有更精准的气象预报和更及时的气象预警,助力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
去年,谢汝朋走访了江西、上海、河北等地的家禽育种企业以及多家科研机构。他发现,如果能普及利用智能化和机械化工具,可能会给农业、养殖业生产带来更大效益。
当外部气温发生变化时,养殖场内的温控系统和通风系统能自动感应外围温度、风速,并进行相应调整。“我们目前使用的传感器相对简单。而现在一些养殖场采用了巡检机器人、红外热成像等新技术,可以智能监测鸡的活动量、体温和养殖场内小环境,为分析鸡的健康状况、营养需求等带来可能。”谢汝朋期待新技术让生产进一步提质增效,也期待智能化气象技术的助力。
作为一名从乡村走出去的学子,谢汝朋也格外关注落后地区的教育问题。在他看来,如果能利用智能化技术填补教育差异,能极大提升落后地区学生的素质,而科学素养也正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乡村一些地方的基础设施薄弱,极端天气可能引发次生灾害,很有必要面向孩子科普气象、应急等知识。”
(作者:李悦 许钰文 王平平 陈时东 责任编辑:张明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