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长江,最美三峡,延绵七百里,自奉节始。”1月23日,我们跟随重庆市奉节县气象台副台长代小锋和业务骨干杜俊霖,沿着蜿蜒盘旋的山路,来到位于长江航道奉节段的坳口风箱峡危岩气象观测站。从这里举目四望,抬头是号称“三峡之巅”的长江三峡最高处,不远处是名闻天下的白帝城,脚下长江奔流,淡淡浮云之下,冬日的三峡格外壮美。
“小杜,电池递给我一下。”
“代台,物联网卡和通信模块已更换完毕,电源控制器也用万能表测量了,电压正常。”
一旁忙碌的两个人半个身子埋在草丛中,手脚麻利地进行自动站维护,根本无暇欣赏近在眼前的风光。
奉节地处长江三峡库区腹地,是典型的生态脆弱区,现有地质灾害隐患点1547处,其中三峡库区有地质灾害隐患点308处,是重庆市地质灾害隐患体量最多、类型最多的区县。2023年,重庆市气象局在长江沿线建立了50个危岩地质灾害隐患点气象观测站,大大提升了当地危岩防治以及航道安全的精细化气象服务能力。而维护这些站点的设备仪器正常运转,也成了气象部门的日常工作。
如今,自动化的仪器虽然能24小时进行实时气象观测,但误入的飞虫、尘土、野蛮生长的杂草等都会影响仪器正常运行,电池、通信模块等配件也常常因为高温、低温、连阴雨天气以及网络信号等原因需要更换,代小锋他们隔几天就要来站点挨个查看一次。
1月中下旬,受寒潮影响,重庆开启“速冻”模式,山顶的积雪尚未化开,观测站实时气温显示在零度徘徊,而长江边上持续的湿冷更是让人整个体感都像是被冰封一样。手露在外面不出一分钟就冻得生疼,拿一些细小的零件时,手总是不听使唤,代小锋手上的螺丝钉掉落了好几次。更难的是还有风,零件放在旁边很容易被吹走,给维护工作带来了不少麻烦。
代小锋说,这样的风还不算太大,有时候遇到更为恶劣的天气,“脸对着风都呼不到气,眼睛也睁不开,只能背对着风走。”
他们互相配合,很快忙完了手里的活,收拾好工具箱走出栅栏,又转身上好了锁。“今天好冷。”杜俊霖用手捂在嘴边哈了哈热气,在脸上用力搓了两把,似乎要把冻僵的五官揉搓开来。
没有停歇,大家继续赶往下一个站点。
永安应用气象观测站距离长江航道不到百米,可以清晰地看见碧波荡漾的江面上, 一艘艘满载着货物的船舶正在有序航行。
“冬季是雨雪冰冻、大风、大雾等恶劣天气频发期,严重威胁水上交通安全。快过年了,我们抓紧给所有站点的仪器再进行一次全面‘体检’,确保各个站点在节日期间安全运行。”代小锋说。
两个人,一个工具箱,一整天或是开车穿梭于层层叠叠的山峦之间,或是走在一条条车开不进去、叫不出名字的小路上,或是蹲在冰冷的仪器旁重复着同样的动作,看上去有些单调,有些孤独,与即将到来的热闹的新年格格不入。但代小锋和杜俊霖不这样认为。“除了维护站点,我们还有别的任务,比如最近奉节脐橙大量上市,这次降温对果子采摘和保存的影响很大,我们得去看看。”代小锋说。
途经奉节县山橙时代优质脐橙科普示范基地时,只见一树树金黄的脐橙压弯了枝头,那明亮的颜色顿时打破了冬天的沉闷,连空气都似乎变得鲜甜起来。代小锋和杜俊霖停下车,拿上测量工具,钻进了脐橙林,测果径、记数据,向基地负责人刘文华了解当前的气象服务需求。
“前几天,我们收到气象部门发布的寒潮预警后,及时采摘,做好防护,目前果实未受到影响,非常感谢你们的及时提醒。”刘文华说。
眼下,奉节县37.5万亩脐橙全面成熟上市。采摘的新鲜果子经过清洗、分拣、包装后,不仅将出现在国人的年节聚会上,还将陆续被运到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等国,让更多的人品尝到这份承载着浓浓年味的新鲜美味。
(作者:蒲希 雷东燊 责任编辑:蒋芷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