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4日清晨,记者跟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尼勒克县气象局工作人员和县农业农村局渔业监督科专家康玉成,走进新疆天蕴有机农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蕴公司”)旗下的三文鱼养殖基地。
走在捕捞平台上,放眼望去,一个个三文鱼生态环保养殖网箱正有序排列在清澈的水面上,隐约可以看到许多尾三文鱼正在其中游动。
另一边,工人们正热火朝天地开展捕捞作业。天蕴公司员工张文慧介绍,现捕的三文鱼可在24小时内完成加工、包装、运输等流程,并送达辽宁沈阳、广东广州、上海乃至东南亚、俄罗斯等地消费者的餐桌。
在“中国距离大海最远的地方”养出的三文鱼当然不是“海货”,而是淡水鱼,但却凭借“鲜、嫩、润、滑”的特点迅速“出圈”。“这得益于尼勒克县独特的地理气候资源。”康玉成表示,尼勒克县地处喀什河上游,有三个由天山雪水汇成的天然大中型水库,这里的冰川融水温度常年在8℃至13℃左右,水质清澈,十分适合冷水鱼类的生长繁育和规模化养殖。目前,尼勒克县的三文鱼养殖基地每年可繁育三文鱼苗种800万尾,今年预计可实现6000吨左右的产量目标。
天气气候条件对三文鱼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天蕴公司尼勒克县三文鱼养殖基地总经理李春雨表示,三文鱼养殖尤其害怕大风、暴雨等恶劣天气,而且需要根据水温、气温的变化调整养殖管理措施,还需要立足长期气候趋势预测分析结论规划发展战略。
县气象局局长才仁·那生巴图介绍,早在2017年天蕴公司落户尼勒克县时,县气象局就主动对接服务需求,提供历史资料,并通过多种渠道“点对点”发布预报预警服务产品。
2020年7月,县气象局又在距离公司三文鱼养殖基地两公里处建设自动气象站,又于2023年6月将其升级为六要素自动气象站,进一步提升灾害性天气监测预警能力。
遇有极端灾害性天气时,县气象局还会及时通过电话“叫应”三文鱼养殖基地相关负责人。
1月11日的寒潮天气中,尼勒克县气象局及时发布大风蓝色预警信号,三文鱼养殖基地根据预警信息提前结束捕捞工作,最大限度地保障了作业人员生命财产安全。
(作者:何玉婷 崔子璇 耿秋霞 金鑫 责任编辑:蒋芷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