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不负追梦者,星光不负赶路人。
2021,在伟大建党精神光芒照耀下,我们与伟大时代同向同行,一步一个脚印奔向“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见证其在历史的坐标上交汇出满天星辉。
回首这一年,有阳光灿烂的日子,亦有风狂雨疾的时刻。我们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气象工作重要指示精神,以党的百年辉煌历史滋养着践行使命的初心,在挑战中创新,在求索中拓展,让气象音符在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恢宏交响中奏出和谐旋律。
一路同行,我们向着光,不断在时代大潮中瞻望云帆起落,在历史创造中激荡气象万千。建党百年的伟大时刻,“最强阵容”预报专班全程守护,保障庆祝活动圆满举行,文艺演出避开夜雨绚烂绽放。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广发、频发、强发、并发,预报预警服务一刻不放松,在破纪录的暴雨下,在超长待机的台风前,在寒意彻骨的风雪中,总有气象工作者忠诚履职、坚守岗位的身影。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融入各行业各领域,粮食安全、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建设、区域协调发展……气象越来越成为让百姓生活有滋有味那一把不可或缺的“盐”。
勇毅前行,我们追着光,以行百里者半九十的清醒,不断推动气象事业从一座高峰迈向另一座高峰。这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由“以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成果更好服务保障国家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理念贯穿——《气象发展“十四五”规划》印发,绘就未来五年宏伟蓝图,各领域、各区域、流域专项规划以及各省份气象发展规划陆续出台,远行的信念越发坚定,发展的“路线图”越发清晰。
蓝图绘就,脚步铿锵。气象业务各个链条咬合越发紧密,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发展更趋协同。自主创新永不止步,改革开放从未停歇。数值预报走向“地球系统时代”,雷达应用更加统筹集约,“黎明星”升空追逐晨曦之光,“天擎”落地撑起云上气象。这一年,我们一往无前劈浪而进,将气象事业发展支柱一一夯实,将业务发展难点堵点逐一突破。
如今,踏遍乡野,气象信息直达田间地头;穿过城镇,智慧气象与城市“大脑”有机融合;凝眸实验室,新鲜成果从科学家手中奔向应用一线;来到群众身边,一件件气象实事装点了美好生活……气象工作者的风采在各自的岗位上闪耀,将旺盛的生命力焕发为光与热。这份光芒与热忱,为服务国家、服务人民而生,更因其而盛,鼓舞着气象工作者不待扬鞭自奋蹄,向着更加光辉灿烂的明天笃定前行。
追光前行,当赓续精神继往开来,争取更大荣光。2022年,更值得期待:党的二十大万众瞩目,北京冬奥会吸引全球目光,中国发展愿景令人心驰神往……大节点、大事件,标注着党的大格局、大智慧,彰显着中国的大气度、大情怀,也给气象事业注入时不我待、击楫中流的大责任、大担当。
以梦为马,不负韶华,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关键之年,亦当是气象人生价值闪耀之时。聚力生长,迎风向阳,我们用心中那束光照进现实、照向未来、照亮自己,用实干将最耀眼的时光镌刻在大地上、将最火热的赤诚献给这土地上的人民。
生命安全,有我。在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上,“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是我们不变的信仰。我们憧憬,以分灾种、分区域、分时段、分强度、分影响的极端天气监测预警服务,在灾害与人民之间,筑起牢不可破的高墙。
生产发展,有我。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主动融入是我们不变的姿态。我们喜见,当丰收的喜悦传遍原野,当疾风骤雨后一切安好,当中欧班列、远洋航线畅通无阻,当重大活动圆满举办、重大工程顺利完成,当能源供应安全稳定……总有气象工作者的心血与汗水,浸润其中。
生活富裕,有我。在民生气象服务的每一个细节里,我们将以数字化智慧气象服务,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先进技术的引入生效,我们不仅要顺应和满足需求,甚至要创造需求、引领需求,为好日子提供让人惊喜的智慧气象方案。
生态良好,有我。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每一座“绿水青山”上,我们将一如既往地贡献气象力量,守护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无论是应对气候变化、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还是保护利用气候资源、修复生态系统,气象服务永远是可靠的支撑。
大潮奔涌向前,时光川流不息。唯有不断成长,方能跟上时代不断前进的脚步。运动不止的大气层,与奋斗不息的气象工作者,恰如镜像的两面。我们永远无法实现百分之百完美的“预知”,但同样不会停下追逐完美的脚步。
监测,不断追求精密。在陆海空天一体化的观测大网上,继续奋力织密网格,让再微小的天气系统,都无所遁形。当卫星雷达应用优化完善,无论是来去匆匆的雷暴,还是席卷而过的龙卷,都将被气象监测之网一一锁定。
预报,不断追求精准。在无缝隙全覆盖的目标引领下,持续补足补强空间时间维度的盲区和薄弱环节,从山高沟长的西南到一马平川的东北,从实况“零时刻”到短时临近预报,一直延伸到月-季-年气候预测,利用趋于完整的预报体系,让灾害性天气的突如其来成为了然于胸的有准备之仗。
服务,不断追求精细。群众之所需、所想、所盼,正是气象服务之所求。我们将以用户为核心,推动定制化的气象服务走进大街小巷、温暖千家万户,成为百姓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
奔着2022,出发!让我们一起,心中有光,素履以往;踏梦前行,聚力生长。
(作者:刘钊 李冬梅 责任编辑:颜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