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报道>2023专题>最美台站>陕西>榆林>要闻
榆林气象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来源:中国气象报社 日期:2023年07月25日12:53

榆林市位于陕西省最北部、陕甘宁蒙晋五省区交界之处,辖1市2区9县、156个乡镇,总人口380万,总面积4.36万平方公里。榆林市境内矿产资源丰富,特别是煤、气、油、盐资源富集一地;现代特色农业发展迅猛,打造陕西第二大粮仓;加快建设世界一流高端能源化工基地、 陕甘宁蒙晋交界最具影响力城市、黄土高原生态文明示范区。

近年来,榆林市气象局加快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全方位保障防灾减灾救灾、能源化工、现代农业发展、生态文明建设、乡村振兴,为榆林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美好生活提供优质气象服务。2023年,市政府印发《推进榆林气象高质量发展 建设防灾减灾示范市实施方案(2023—2025年)》,成立由分管副市长任组长的气象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全力推进榆林气象高质量发展。

围绕能源化工产业,榆林市气象局主动融入地方战略布局,在重点企业集中区域成立榆神工业区气象局,为能源化工基地规划设计、生产建设、安全运行提供气象影响预报、风险预警、灾害评估和气候资源开发论证等服务;在能源化工产业关键区建设了90套综合观测设备,建成能源化工气象大数据中心和能源化工智慧气象服务系统平台。在神木、定边、靖边、绥德等风能太阳能资源富集区,气象部门建设了5个120米风资源梯度观测站和9个太阳能资源观测站,开展风能太阳能资源监测评估;建设5个温室气体通量观测和温室气体浓度分析仪,开展碳达峰、碳中和研究;强化榆林能源化工气象服务重点实验室建设,研发智慧能源化工气象服务系统,与陕煤榆林化学共推国家级能化专业气象服务示范点建设;打造能化气象服务品牌,推广“防雷+气象”综合能化服务模式,依托重点实验室筹备成立能化气象服务研究院,能化气象服务提案通过市政协审核。

榆林是典型的旱作雨养农业区,水资源自然禀赋较差,总量不足、分布不均、开发利用难度大,是全国严重缺水地区,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全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最大瓶颈。随着装备与技术手段的不断迭代进步,人工影响天气在榆林抗旱减灾、保障粮食安全、促进生态修复方面的重要价值日益凸显。榆林市不断加大对人工影响天气事业发展的投入。常态化实施的“空-地”结合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和跨区域联合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为农业生产、生态改善做出了气象贡献。

(来源:榆林市气象局 责任编辑:栾菲)



图解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