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综合性探测基地
·广州地区唯一参与全球数据交换的站点
广州国家基本气象站,台站号59287,位于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长岭街道,占地2.8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00平方米,是一个集基础地面观测、多种新型和自动化探测设备观测以及对比观测试验的综合型探测基地,不仅承担基本气象观测任务,还是广东省唯一的一级太阳辐射观测站,全省7个酸雨观测站之一。
图为广州国家基本气象站全景
图为广州国家基本气象站全景
广州国家基本气象站位于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是一个集基础地面观测、多种新型、自动化探测设备观测以及对比观测试验的综合型探测基地,不仅承担基本气象观测任务,还是广东省唯一的一级太阳辐射观测站、全省7个酸雨观测站之一。
图为广州国家基本气象站观测场
中国百年气象站 参与全球数据交换
1951年1月,广州国家基本气象站成立,时称广州气象站。2011年1月,台站迁至现址,被中国气象局确定为全国地面测报业务自动化改革的8个试点站之一,是广州地区唯一的代表中国参与全球数据交换的站点。2018年5月,获得中国气象局“中国百年气象站”五十年站认定,被列入中国气象站重点保护名录,肯定了其在气候变化研究、生态文明建设、发挥气象数据科学支撑作用等方面的重要意义。2020年3月,获评“广东省气象现代化新型台站”称号。
图为广州国家基本气象站观测场
设备齐全先进 功能分区明确
台站观测设备齐全、先进,为全省“环境最优美、观测设备最齐全、工作质量精益求精”气象观测样板站,是一个集业务运行、科研实验、科普参观、学习培训为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探测基地,为天气预报、气候分析、科学研究、气象服务和气象科普提供重要的依据。观测场分为基本气象观测区、试验观测区和科普观测区。
图为广州国家基本气象站观测场
基本观测区:观测数据参与全球数据交换,每天24小时不间断观测,数据每分钟更新上传。气象观测要素包括常规的气温、气压、湿度、风向风速、降水、能见度、天气现象等,以及太阳辐射、酸雨等。
试验观测区:布设了微波辐射计、二维雨滴谱仪、能见度仪、微雨雷达、大气电场仪、大型蒸发器、生物舒适度观测仪、红外测云仪等自动观测设备,观测数据主要用于科学研究和业务应用。
科普观测区:用于气象科普,布设了先进的气象观测设备,如温度和湿度传感器、风向风速计、翻斗式雨量传感器、全天空蓝天自动观测仪、大气负离子自动观测系统、酸雨自动观测系统等,还设置了风云系列气象卫星模型、气象知识宣传展板、互动显示屏等,全方位展示气象科技发展水平。
室内办公区:包括观测预报区、可视会商室、会议室。观测预报区为业务运行区,用于开展气象数据监测、天气预报预警制作和发布等气象服务。可视会商室布设了信息系统、高清会商系统等,可以进行天气会商、互动媒体展示、培训讲座。
图为广州国家基本气象站观测场
图为广州国家基本气象站观测场一角
图为广州国家基本气象站观测场
图为广州国家基本气象站观测场一角
(图文由广东省气象局提供 责任编辑:栾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