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报道>2023专题>最美台站>广东>博贺>要闻
采访手记丨探访博贺海洋气象科学试验基地 来源:中国气象报社 日期:2023年04月11日13:50

  在我刚参加工作的那几年,就了解到广东省气象局要筹建博贺海洋气象科学试验基地。二十多年来,我一直向往能到试验基地亲身体验。这个愿望终于实现了。

  2023年3月29日至31日,我和同事们随中央媒体走基层看气象采访团来到“山海之城”茂名,在大竹洲无人岛、海上观测平台,沉浸式体验了一线气象科技工作者的日常工作。有几个画面令我印象深刻。

  快艇上的“习惯了”

  我们从博贺内港启程,坐上渔船快艇。快艇被海浪掀得颠簸起伏,海风夹携着雨水、海水扑打在脸上、身上,幸好我们提前准备了晕船药和雨衣。

  试验基地主任黄健稳稳坐着,任由海浪扑面而来,淡定望向远方,为我们讲述试验基地建设历程。

  遇上船的发动机坏了,只能在风浪中颠簸、呕吐着等待救援;在长期船机的轰鸣声中,听力受到损伤;在大风大浪中拼力保护观测设备……这些对于黄健来说,都“习惯了

  无人岛的“豪华”大餐

  快艇停靠,我们登上大竹洲无人岛。沿着建站人员披荆斩棘走出的灌木路,我们探寻岛上布设的气象观测设备。

  试验基地设备维护站站长李志杰说,为了建成更加完善的海洋综合气象观测试验基地,无人岛将变身“值守岛”。

  休息时间,我们在沙滩上“席沙而坐,狼吞虎咽吃着自热米饭、点心。这对于建站人员来说,是非常“豪华”的午餐了。黄健剥着半个橘子说:“基地筹建初期,一天工作八小时只能吃点随身携带的干粮

  海上观测平台只属于“勇士”

  海上观测平台距海岸线6.5千米,曾正面迎击超强台风“黑格比”。

  平台上布设的海汽通量观测系统、海洋飞沫观测系统、海洋环境观测系统等设备,长期被高温、海风、海水侵蚀,或被台风、风暴潮摧毁,更换维修是常事。

  我在经历了快艇“眩晕”和无人岛“探险”后,不再敢挑战爬上平台。

  而这种挑战则是试验基地技术人员必备的工作技能。只见试验基地技术人员詹国伟看准时机从船的甲板跃上平台,爬上高塔,再挪动到风杆,熟练地更换仪器,确保数据成功接收后返回。

  岸基观测站“条件好多了”

  岸基观测站在2007年建成,安装了目前最先进的海洋气象观测设备,开展大气边界层垂直结构、近地面气象要素观测和海洋环境要素观测。

  毕雪沿博士调侃地说,以前开饭前要跟随黄健主任去岸边捕鱼,新鲜蔬菜都是“奢侈”的,而现在条件好多了。

  现在,岸基观测站配备了完善的工作和生活设施,能提供海洋气象学科观测和研究的基本条件。

  未来,试验基地将基于“地面站-雷达-海上平台-浮标-科考船-飞机-卫星” 等多种观测手段,开展南海海洋气象灾害针对性外场观测试验,打造地空天一体化的海-陆-气协同观测系统。试验基地将以其独特魅力,吸引越来越多的人才。期待来日再聚。

  (作者:雷瑛 责任编辑:栾菲)



图解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