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报道>2023专题>最美台站>新闻动态>要闻
在山海间勾勒最美气象底色
——浙江省台州市气象部门工作纵览
来源:中国气象报社 日期:2023年11月01日11:50

立心:

一岛一站三代人

俯瞰东海之滨,一座小岛如珍珠般镶嵌在浙东南的碧波万顷间,这就是距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29海里的大陈岛。

夜幕降临,万家灯火渐次点亮,港湾上的渔船披上点点星光,声声海浪与岛上夜市的欢歌笑语相互交织,一动一静,犹如大陈港湾的灵魂,灵动中饱含深邃内涵。

60多年前,467名青年响应团中央号召登岛垦荒,用青春和汗水将荒岛焦土变为如今的宝藏乐土,大陈气象站也诞生于彼时。

1956年,第一批气象垦荒者披荆斩棘,在黄夫樵山顶建立大陈海军气象站,填补了浙江中部沿海近海气象资料的空白。

1957年4月1日,它正式成为国家基本气象台站。从此,中国天气版图上有了“58666”(站号)。

1981年,大陈海军气象站转制成为兼具探空和地面观测功能的大陈气象站。

跨越历史,今年81岁高龄的垦荒队员高阿莲,祖孙三代都坚守海岛,共同见证这一岛一站的沧桑巨变。

结缘:绿草坪与大狼狗

高阿莲的外孙孔庆伟是土生土长的大陈人,如今,他是大陈气象站的一名观测员。2009年,孔庆伟从南昌气象学院毕业后,选择子承父业,开启一段和风雨打交道的气象人生。

为什么选择回岛工作?

“有很多人问过我这个问题,其实当时选择的原因还挺多。”孔庆伟说。因长年暴露在烈日和海风中,他的皮肤黝黑,笑起来却十分亲切。

“以前的天气预报预测技术还不发达,渔民出海很危险,牵着全家人的心。”孔庆伟说,有一次,自己的舅舅出海遇上了风浪,差点回不来。从那时起,时刻留心海上天气成了孔庆伟的习惯。

而选择加入气象队伍,离不开父亲的影响。1981年,大陈海军气象站改制后,他的父亲成了这里的一名气象工作者,在岛上服务10多年。

那时,还在上小学的孔庆伟经常被父亲带着一起值班,“印象最深的就是观测场的草坪绿油油的,天气好时,爸爸会坐在那里给我讲一些气象知识,比如通过云层预测第二天的天气,院子里还有一只大狼狗,我和其他小伙伴经常逗它玩儿,所以从小我就喜欢来这里,算是和这个小院儿结了缘。”

即便多年过去,儿时的记忆仍然鲜活,对父亲的崇拜、风云知识的有趣以及台站里的种种,使气象的种子在孔庆伟的心中生根发芽。

扎根:“58666”上的守岛人

刚回岛时,孔庆伟也会觉得不习惯,“观云测雨”听起来很酷,但实际上一行行枯燥的数据、24小时不间断记录、恶劣天气的值班值守、日复一日地设备巡查,都在挑战着这位22岁年轻人的耐心。

那时候,我国观测自动化尚未全面普及,站里需要24小时轮班值守,孔庆伟的手机设置了七八个闹钟,一到点就得赶紧跑到山顶手动测量雨量,观察云高和云朵形状。

“人家是恶劣天气赶紧回家,我们却要往外跑,一天至少出去测8次,我这黑皮肤就是这么来的。”孔庆伟撩起袖子,胳膊上的肤色对比明显。

彼时,外婆的言传身教也慢慢让孔庆伟定了心。

“外婆上岛时才16岁,第一次坐船吐得天翻地覆,后来养猪、养兔子、种粮食,干过很多活,也吃了很多苦,却从来没有后悔和放弃的想法。”孔庆伟回忆着,“她经常说,这片土地是垦荒队员拿着锄头和镰刀一点一点开垦出来的,是我们的家乡。”

长年累月的耳濡目染,也坚定了孔庆伟扎根于此的决心,想要成为一名建设海岛、保卫海岛、服务海岛的守岛人。

台风、雷电是海岛最常见的气象灾害,工作至今,孔庆伟经历了几十个台风。2019年8月10日,台风“利奇马”登陆浙江,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6级,孔庆伟和其他工作人员连夜顶风加固仪器设备,“那天风大,我们几个得抱成一团,一点点挪到观测场。”

每到台风高发季,孔庆伟都要实地走访周围渔民及养殖户,提醒他们加固鱼排等器具。每次风雨来临前,都能看到他骑着电动车,向渔民家飞驰的身影,十多年来,岛上的渔民和这个憨厚的后生早已熟络。

传承:垦荒精神感召下的奋斗者

在十几平方公里的海岛上,矗立着一座垦荒纪念碑,一代又一代大陈气象人以垦荒精神为指引,书写岛上气象事业的时代变迁。

从第一份天气报的发出到渔民出海的“风向标”,从风雨中艰难放飞探空气球到气象观测全面自动化……大陈气象站逐渐成为东海的一座“指标站”,57年来,观测资料从未间断。

2020年12月,一个专门“捕捉”台风的气象基地——中国气象局上海台风研究所大陈台风综合探测基地落地于此,填补了东海台风海洋探测的部分空白。

近年来,大陈气象站持续推进观测能力提升,在东海之滨打造浙江省首个海岛超级站,实现地面基准观测和垂直探空5条廓线综合观测;完善GPS通信、卫星通信小站、北斗通信终端三备份,严格执行数据采集、资料传输、质量控制等观测标准流程,确保海岛气象观测全天候不间断运行。

业务能力不断提升的同时,气象站的工作环境也得到改善。目前,站里共有4名值班人员,两两一组,20天一轮换。分管大陈气象业务的台州市椒江区气象局副局长陈雪梅曾在这里工作多年,在她的推动下,大陈气象站于2016年启动翻修,曾经的“矮房子”变成如今的三层小楼,现代化办公设施一应俱全。

回望历史,“艰苦创业、奋发图强、无私奉献、开拓创新”的垦荒精神凝聚着海岛人民矢志不渝的韧劲;眺望远处,一代代基层气象工作者正汇聚起磅礴力量,为新时代气象事业发展添柴加薪。

护航:

科学普及在身边

金秋十月,阳光和煦,海上风平浪静,海岛颇具人气。

在台州玉环的最南端,穿过坎门鹰东隧道,沿着环海公路前行至山崖尽头,便到了被誉为“海上布达拉宫”的东沙渔村。依山傍水,石墙青瓦,兼具浙南沿海与闽南地区风格的村落建筑,在山间交错,却依旧有序。

碧海蓝天、石屋绿植,明亮的墙绘、生动的海洋浮雕、镌刻二十四节气的古铜色鱼牌以及天气谚语……所有这些拼接在一起,勾勒出东沙的基本轮廓。

“玉环是全省受台风侵袭较多的地区之一,这里的人从小就和台风打交道,所以随处可见‘气象’的影子。”玉环市坎门街道东沙社区党支部副书记、居委会副主任陈延辉说。

为抵挡风雨,当地居民依山修建起由毛石块料垒砌而成的石屋,夏季隔热、冬季保温,还能阻挡台风。

“云 下 山,地 不 干 ;云 绞 云 ,雨 淋淋”……从古至今,面对海上的风云变幻,经年累月的观察与祖辈口口相传的经验,使渔民掌握了一些气象知识。

为将气象文化与渔家文化深度融合,玉环气象部门打造了一块块“云朵”形状的指示牌,沿途悬挂于房屋外墙和观景台等处,将气象古诗词、兼具闽浙方言的天气谚语以及海洋鱼类和天气时节相结合的科普知识镌刻其中,生动形象地展示传统文化和实践中的气象智慧。

气象,也饱含着闯海人的记忆。

依着山势,拾级而上,来到渔村山顶的铭风广场,气象部门制作的一张张台风路径 图 映 入 眼 帘 ,“5122”“8403”“ 利 奇马”……从编号到有专属名称,这里记录着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登陆或严重影响玉环的台风。

为便于公众更好地理解风速的概念,气象部门将风速指示牌嵌入地面砖瓦中,“强风(6级),风速10.8-13.8米/秒;陆面电线有声,海面大浪白沫离峰”,陈延辉指着一个风速科普牌说道,“自从有了这样直观的介绍,很多之前对气象知识不怎么了解的游客都纷纷点赞。”

因地制宜,是气象科普宣传的有效途径。玉环以北近40公里的温岭,是浙江省台风登陆次数最多的地区,同时也拥有众多历史悠久的古村落。当地气象部门将气象科普全面融入乡村文化建设,为全面推广气象灾害防御、应急避险等探索出一条新路。

古为“台南名庄”的大溪镇沈岙村,始建于宋代,以崇文重教,耕读传家而远近闻名,进入村子,内涵丰富的文化礼堂、村史展览室映入眼帘。

依托文化礼堂,温岭市气象部门与当地宣传部门合作在此建成台州首家气象科普园。在这里,公众能见到手持测风仪、EN型测风数据处理仪等象征气象观测发展变迁的陈列;小朋友能学习到常见的气象预报标识知识和台风防灾避险小妙招;游客能通过气象预警信息接收显示屏、科普宣传窗等了解天气变化。

为加强青少年气象科普教育,温岭市气象局还在松门素质教育实践基地设立气象公园、主题教育展馆等,面向全市20多万在校中小学生开展气象知识科普讲解。“我们还会派工作人员在每年的世界气象日等重要节点开展气象科普宣传,帮助孩子们更深入地学习气象科普知识。”温岭市气象局副局长徐伟说。

版权声明

履责:

“13110”的谋与动

“这是一起典型的台风次生灾害风险隐患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案例……”今年8月,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一起成功避险台风次生灾害案例受到应急管理部通报表扬。

时间拉回到7月27日下午,受台风“杜苏芮”影响,浙江多地持续遭受强降水,黄岩区局部出现短时强降水。14时,黄岩区气象台继续发布暴雨橙色预警信号,平田乡青龙岗村驻村干部刘建生、杨威杰、李晨曦等三人随即带队到达箬岗自然村排查地质灾害隐患点。

三人排查到退伍老兵鲍小云夫妇家中,“阿婆,您家的屋顶开始漏水了,可能有坍塌风险,这次台风带来的风雨影响较大,我们尽快安排您和家人转移到安全区域。”作为气象协理员的刘建生一边说着,一边上报灾害风险隐患信息。

此时,暴雨预警信号已升级为红色,区气象台指出“平田乡当日下午还将有100毫米以上的降水”,刘建生立即根据预警内容和排查情况,组织人员对二人进行转移。“下午三点半左右,转移不到一小时,房屋发生坍塌,所幸避免了人员伤亡。”刘建生说。

台州地质灾害种类多、数量大,滑坡、崩塌、泥石流等是降水引发的常见突发性地质灾害。7月27日17时10分,区气象局联合应急管理局等部门将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升级为红色,并开展“叫应”工作,平田乡政府及时安排人员转移。由于“叫应”及时,再一次避免了次日部分房屋发生崩塌引起的人员伤亡。

10月19日,记者跟随村干部对转移群众进行回访,鲍小云的妻子应青米紧握刘建生的手表示感谢,同时对帮忙转移的村干部竖起了大拇指。

“当时,我们秉承‘不死人、少伤人、少损失’的目标,当机立断将他们转移到安全地带,宁可措施‘过一点、早一点’。”刘建生说,作为基层气象灾害防御“吹哨人”,把群众的安危系在心上是自己的职责和使命,而这次成功避险的背后,离不开台州市气象局不断优化极端灾害性天气梯次化气象预报预警业务流程,形成的“13110”预报预警机制——提前1天以上发布精细化到县(市、区)的灾害性天气预报影响提示;提前3小时发布分片区强对流潜势条件分析和强天气防范提醒;平均提前1小时发布精细化到乡镇(街道)的预警信号并开展高级别预警“叫应”,根据灾害影响适时启动面向高风险区公众的靶向预警短信发布;乡镇(街道)相关责任人接听气象预警“叫应”有效时间不少于10秒;面向各自动气象站关联风险点的基层安全责任人,自动短信推送超阈值实时警报……

精细化的预报预警机制串联起防灾避险,守护生命安全的密码。为推动“13110”机制落到实处,台州气象部门进一步厘清各台站的职责分工,明确县级台站发布预警信号及靶向预警短信标准;修订分级分类预警“叫应”规则,梳理实况告警责任人名单库;开发自动语音“叫应”平台,分乡镇建立防汛群,自动推送本地气象部门发布的气象预警信号及高阈值气象要素实况告警,实现“叫应”叫醒、处置反馈等应急联动闭环。

(作者:刘丹 方奎明 陈华忠 袁盼盼 刘晓汝 责任编辑:栾菲)







图解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