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报道>2023专题>最美台站>新闻动态>要闻
谁寄“闽鲜”锦书来
——福建省宁德市气象服务土特产发展掠影
来源:农民日报 日期:2023年07月18日08:34

6月27日,福建省福鼎市天湖茶业有限公司绿雪芽茶基地1500亩的茶园里,生长在坡地上的白茶树旺盛地挤在一起,其中既有老得已经不能做茶叶的深绿色的叶片,也有新发的黄绿色的嫩芽。

由于目前福鼎白茶已经进入了伏季休(养)茶期,茶园里只有几个茶农在采茶,来自浙江省苍南县的钟老伯正在茶园里采茶,他告诉记者,他今年68岁了,是苍南县的农民,这次是专门来福鼎采茶的,在每年3月的春茶采摘季,每天可以挣300元至400元。

福建省宁德市,别称闽东,沿海也靠山,所以当地的农产品极具福建农产品“鲜”字当头的味道,称得上“闽鲜”的代表地之一。近些年来,宁德市各级气象部门围绕当地土特产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气象服务,既为增产量,也为提品质。谁寄“闽鲜”锦书来,是宁德市以及所属各县市区的气象部门,当然,锦书并不是真正的写在锦缎上的文字,而是气象预报和服务信息。

海带,“如果气象服务到位,我当然愿意做‘天空晒菜’了”

陈孝杰是霞浦县北璧乡池澳村海带养殖大户,养殖海带已有20多年的时间,今年养殖海带50亩。他告诉记者,海带养殖中对天气要求很高的一个重要时间段即是海带晾晒。

海带晾晒一般从清明节开始,到夏至、端午结束,其间要连续晾晒十几天,极易受到天气变化影响,气象服务对晾晒非常重要。

他的养殖水面一亩可放200多片海带,亩产鲜海带能达到6万多斤,如果全部销售晾晒海带,亩纯收入可以达到6万元,假如无法晾晒,就只能做加工腌渍海带,亩纯收入就降到了3.2万元左右。

“如果气象服务到位,我当然愿意做‘天空晒菜’了!”陈孝杰说。

霞浦县,拥有500多公里长的海岸线,居福建省之首,是著名的“中国海带之乡”“中国海带苗之乡”。怎么个著名法?简单说,福建的海带产量占了全国总产量的一半多,而霞浦的海带产量又占了福建省总产量的一半多。目前,霞浦县海带养殖面积达10万亩,年产鲜海带150万吨,年产值16亿元,海带养殖户超过1.5万户。

福建一嘉海带苗业有限公司是霞浦县从事海带育苗的一家龙头企业,董事长董志安介绍,公司成立于2014年,目前海带育苗可满足霞浦当地三分之一海带养殖水面的用苗需求。海带放苗对气象服务的要求很高,时间在11月20日至25日之间,要求海水温度不能超过20℃。

宁德市气象服务中心主任陈骥介绍,海带晾晒气象服务是从2015年开始的,因为海带晾晒最怕潮湿,即“回南天”。经研究总结,海带晾晒的气候适宜条件为不下雨、东北风、风力二三级,所以每年4月至6月,气象部门都会专门给海带养殖户发送晾晒专题气象服务产品。

“晾晒的海带发绿口感好,烘干的发红,口感也略差一些。”陈骥介绍道。

福鼎白茶,晾青萎凋是个很典型的“看天做茶”过程

福鼎市,生产福鼎白茶的地方,福鼎白茶在白茶界鼎鼎大名。2022年福鼎市全市可采摘茶园面积约30.5万亩,茶产业综合总产值138.91亿元,种植农户10万户,约40万人。

天湖茶业有限公司绿雪芽茶基地工作人员何正春介绍,白茶与绿茶、红茶都不一样,既不杀青,也不发酵,它最重要的加工就是晾青萎凋,也即自然晾晒。晾青萎凋是很典型的“看天做茶”过程,需要在室外晾晒两至三天,气候要求为北风天,微风,室外温度25℃至28℃之间,相对湿度65%左右。

福鼎市气象台台长、宁德市科技特派员陈苑旻介绍,福鼎气温适宜、降水充沛、光照充足,非常适宜白茶生长,对于这一“天赐尤物”,在当地大力发展白茶的同时,气象部门也逐步开展了相关的服务。

目前,气象部门已在“中国白茶产业核心示范区”建设了14个标准化茶园立体气象监测站,与地面气象区域站网构成由低海拔至高海拔、由外海向内陆的垂直梯度和海陆剖面的福鼎白茶立体气象监测网,为开展茶叶气象服务、茶叶气候资源评估认证、茶叶与气象学科交叉领域研究等提供数据支撑。

2022年3月,福鼎白茶被福建省气象服务协会评定为“福建气候优质农产品”。记者在其产品的外包装上看到了气候好产品“严苛”的标准,比如:采摘前30天有效积温要达到80.5℃,采摘前30天适温天数要达到12天,采摘前20天平均相对湿度要达到89.8%,等等。

白茶生产中比较严重的虫害是茶小绿叶蝉,福鼎市茶产业发展中心产业技术推广站站长陈贤玉介绍,茶小绿叶蝉好发于4月中下旬至10月份的高温高湿天气,以口器吸食茶叶嫩芽的汁液。“所以,在得到气象部门的预警后,我们会及时通知茶农,让他们尽可能在短期内采摘完毕嫩芽,这样害虫就没有食物了。”

高山马铃薯,高山冷凉出好薯

6月底,正是周宁县高山马铃薯收获的时节,这种春马铃薯种植于2月中下旬,收获于6月中下旬,至7月上旬全部收获完毕。

周宁县望故乡合作社负责人李陈登望着地里收获的马铃薯满心欢喜,他告诉记者:“我们合作社今年种植了160亩春马铃薯,但合作社所在的紫云村海拔1200多米,是周宁县海拔最高的地方,所以春季易遭受低温雨雪霜冻天气影响,伤及幼芽或幼苗,在接到气象部门的预警后,我们会及时采取应对措施,比如错后播种或者是覆盖保苗等。”

周宁县位于福建东北部山区,全县平均海拔800米,是福建省海拔最高的县,特殊的地理环境造就了独特的高山冷凉气候,适合马铃薯这种喜凉作物生长,使得周宁成为福建省高山马铃薯主产区之一。

周宁县气象局工程师郑海芳介绍,近年来,周宁县大力发展高山马铃薯产业,种植面积从去年的1.5万亩增加到今年的3万亩。周宁县气象局从2022年开始围绕春种马铃薯整个生育期,系统开展马铃薯专题气象服务工作。2022年至2023年联合周宁县农业农村局发布专题服务材料14期,服务涵盖马铃薯生长、病虫害防治等全过程。

比如马铃薯晚疫病,是我国马铃薯的一个高发病害,以高温高湿为发病条件。周宁马铃薯晚疫病主要在现蕾开花期开始发病(4月至6月),但在多雨年份、空气潮湿或温暖多雾的条件下,苗期也能发病。在种植户接到相关预警信息后,可及时排涝、清沟沥水,或是中耕培土除草,改善土壤结构以提高根系活力,以及发病初期使用相关药剂防治等。

在今年良好的气候背景和气象、农业农村等部门的技术支持下,周宁春马铃薯迎来丰收年,单产达1.5吨,较上年增长50%,同时品质优、质量好,亩均纯收入约达1900元,较往年高出1000元左右。

寻访最美台站 走进福建

(作者:农民日报记者刘强 责任编辑:张林)



图解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