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报道>2023专题>2023新春走基层>要闻
贴身保姆守护农业“芯片” 来源:中国气象报社 日期:2023年01月24日08:02

  1月14日,一场瑞雪喜降河南,中原大地冰封雪舞,一派冬日美景。而在距离河南2000多公里外的海南,南国温暖的椰风阳光里,来自安阳的玉米育种专家孙海潮正穿梭在一片密不透风的青纱帐般的玉米地里照顾着即将收获的新品种玉米。

  每天在闷热潮湿的地里忙上十来个小时是他的日常,这里的玉米从播种到收获只要七八十天。从播种到套袋授粉再到收获研究的整个过程,孙海潮都亲力亲为。200多亩的玉米地里,和他一样忙碌的还有10多位这样的“育种候鸟”。

  图为孙海潮(右)指导种粮大户进行玉米储藏。

  孙海潮一手拿着《玉米育种气象服务报告》,一手用尺子量着玉米棒的穗长,不时地做着标记。饱满的玉米在海南明亮的光照中让人心生欢喜。

  两天后,刚回到安阳市农科院玉米研究所的孙海潮,就收到了来自市气象局科技服务中心的最新《玉米育种气象服务报告》。

  “如果说种子是农业的芯片,那气候就是开启芯片的密码。过去的育种更多的是看重高产,现在我们还要追求优质、多抗、广适和高收入。今年这个品种带回来,‘亩二千’高标准粮田就成了。这些气象服务报告是我新品种的贴身保姆。”啥是“亩二千”?为啥气象服务报告能成为玉米新品种的贴身保姆?孙海潮解释道:“一年两季粮食,年收入达到2000元叫做‘亩二千,而在育种路上,气象服务是新品种诞生的重要支撑。

  图为孙海潮在检测玉米新品种性状。

  从2010年开始,每年安阳市气象局都会为孙海潮提供气象数据用作玉米育种研究的参考对照。

  “天气就是我的帮手。”他经常这样说,“初夏旱、卡脖旱、花期高温、花期多雨、大风都是玉米最怕遇到的天气。我以前只知道温度和降水还有风,后来才知道这温度还有5厘米地温、10厘米地温。以前我以为土壤墒情都是在农业农村局监测,后来才知道气象局定期测量不同深度的土壤墒情……这些都是我育种必须了解的内容,也是我培育一个能让农民丰收品种最重要的帮手。”从手抄本到打印本,孙海潮翻看着玉米育种“密码本”,诉说着一件件和气象有关的育种故事。

  打开这些“密码本”,里面有着气象人看不懂的符号、标注甚至是简笔画。在一些数字的旁边,有的是两片叶子的小苗,有的是一根杆子上的几个棒棒。

  “这是去年6月持续高温时,‘安玉706’出苗的情况;这是2016年7月19日大水后‘安玉308’的结穗情况;这是不同温度条件下对应的根系、叶片和茎部的生长情况,20至24摄氏度最适合玉米根部生长,24至28摄氏度茎部生长最好,28至32摄氏度是叶片最喜欢的温度……”一个个密码在孙海潮的讲解下揭开神秘的面纱。

  从2021年开始,简单的气象数据服务升级成为《玉米育种气象服务报告》。气象人也从最初的气象数据搬运工转变为孙海潮育种道路上的合作伙伴。翻开报告,从数据列表到柱状图,从墒情地图到不同时期的数据曲线,玉米生长的气象服务呈现在眼前。个性化、定制化的气象服务也让孙海潮的玉米育种和气象数据之间有了更完美的衔接。

  新的一年,新的开端。孙海潮的玉米育种事业也将继续与气象服务同行。同时,安阳市气象服务的领域也在不断地延伸。2022年,安阳工业园区与市气象局签订了服务协议,地区的经济发展将在一份份气候可行性报告服务加持下“好风凭借力,送尔上青云”。

  (作者:马超 周爱春 责任编辑:苏杰西)



图解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