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报道>2023专题>2023新春走基层>要闻
科技赋能 茶旅融合
——助力六堡茶产业发展气象大有可为
来源:中国气象报社 日期:2023年01月22日07:56

1月16日,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摩天岭的六堡茶海高处远眺,连绵起伏的茶山,一处处顺山而建的梯田,一排排整齐的茶苗,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茶海基地的管理人黄仕强开着一辆满身泥巴的微型面包车,穿梭在茶海基地中,安排工人给新种的茶苗浇水,检查智控系统是否正常,查看露营基地的建设进度,忙得不亦乐乎。

连片的茶山 梧州市气象局供图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党的二十大广西代表团讨论时提出,“茶产叶大有前途。下一步,要打出自己的品牌,把茶产业做大做强。”牢记总书记的嘱托,六堡茶这项已有2000多年历史的特色产业正焕发出新的活力。而这个集育、种、产、销、游等一体的茶海基地,正是其中一个缩影。

“我们建设的是一个数字茶园项目,除了秉承传统六堡茶的种植和制作工艺外,还利用数字科学技术推进六堡茶科学种植,提高产能和质量。”黄仕强说。

跟随他的脚步,顺着几十级台阶,登上一处山头,看到一个布满设备的房子,屋外是露天水池,水池外安装有一个一体化的农业气象监测系统。黄仕强拿出手机演示,这是一套数字化的茶园智能管理系统,能够采集到基地各个茶树片区的温度、湿度、日照等气象要素以及茶树长势、病虫害监测等,通过手机就能随时查看茶园情况,并实现智能灌溉。

新的一年,黄仕强也在期待着,随着搭上数字科技的快车,能有更好的收益,让日子过得更红火!

手机茶园智控系统APP上显示摩天茶海的气象信息 梧州市气象局供图

“现在种的茶叶品种是桂青茶吗?一年能采几次?”梧州市气象局农业气象专家徐芳向黄仕强了解相关情况。徐芳是这里的“常客”,徐芳以六堡茶树种植气候品质认证为研究方向,会经常过来采摘茶样,了解茶叶长势。徐芳牵头研究的梧州六堡茶鲜叶气候好产品评定技术标准》和六堡茶气候品质认证模式均已完成,为六堡茶品质认证工作提供了依据。她和同事开展六堡茶病虫害气象等级技术研究和春茶鲜叶气候品质区划,还制作了《2023年六堡茶生产气候影响预评估》,提出种植对策和建议更有针对性。

徐芳调查茶树长势 梧州市气象局供图

“我们都特别关注天气预报!”已经从事茶园工作六个年头的黄仕强说。看得出来他对茶叶种植的规律已经很熟悉,“到需要给茶叶加肥的时节,最盼望就是下一场透雨,因为雨水把泥土滋润后,茶树才容易吸收肥料。”黄仕强说。因为茶园面积很大,每次雨后,只来得及给部分茶树浇肥,然后盼着下一场雨的到来。

作为梧州市数字乡村建设的成员单位,市气象局不断织密气象监测站网。2022年,共完成了10个自动气象站升级改造,全市自动气象站达到了168个,监测效能大大提高。“可以通过我们的微信公众号接收气象信息,随时查看天气情况。”工作人员告诉黄仕强。

市气象局的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点就设在茶园的入口处。在适合的时机,气象部门在这里组织开展人工增雨作业。2022年底出现干旱时,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人员就在这里开展了多次人工增雨作业。

茶叶苗圃大棚、茶山、茶厂、露营基地,黄仕强带着我们,在基地转了一圈。这里不仅有数千亩连片种植的茶园,还积极推进茶旅融合发展。茶文化展示中心、露营基地、产学研基地等茶文化旅游项目正在如火如涂地建设着。“以后,在这里既可以欣赏茶山,观星赏月,还能亲身体验种茶制茶品茶,领略六堡茶红、浓、陈、醇的独特风味”。黄仕强说。

“一片叶子富了一方百姓”。如今,梧州市茶园总面积已突破20万亩,一批茶旅文化产业也在四处开花。科技赋能,茶旅融合,六堡茶产业正在做大做强,气象工作大有可为。

(作者:邓碧娜 陈嘉谊 责任编辑:颜昕)



图解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