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报道>2022专题>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非凡十年
非凡十年·河北篇丨同心铸盾 共御风雨 来源:中国气象报社 日期:2022年07月21日15:31

7月12日10时50分,受强降水天气影响,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山县长桑村发生山体滑坡。石家庄市公路服务保障中心立即派出人员开展除险保畅作业,于13日恢复通车。强降水下的高效应对,离不开河北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高效畅通的部门联动。

党的十八大以来,按照防灾减灾救灾要求,河北气象部门构建了科学、严密、高效的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公众预警信息覆盖率达98.4%,强对流天气预警平均提前66分30秒,成功应对了特大洪水、低温雨雪冰冻、严重干旱等重大气象灾害,用实际行动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

政府主导 防灾减灾成效突出

十年来,坚持以政府为主导,河北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经历跨越式发展,防灾减灾成效突出。

2012年,河北省气象灾害防御指挥部成立。围绕增强部门应急联动能力和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河北逐步构建了科学、严密、高效的气象灾害防御体系。河北省应急管理厅统计,2021年,河北省因气象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与近10年平均值相比下降了70%。

今年5月18日,河北省副省长、省气象灾害防御指挥部指挥长时清霜在省气象灾害防御指挥部会议上要求,各成员单位要不断完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机制,盯紧重点地区和薄弱环节,层层压实省、市、县、乡、村五级防汛责任,确保气象灾害防御工作有序开展。

十年来,由全省各级政府分管领导担任指挥长,各级气象主管机构主要负责人担任副指挥长,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气象防灾减灾体制机制逐步完善,气象灾害防御指挥部建到了每一个县里,受到各方认可。

有法可依 用法治思维提升防御水平

2021年12月和今年2月,河北省人大常委会农业和农村工作委员会主任刘书为两次赴气象部门调研,督促各级政府充分运用气象资源,大力支持气象工作,依法做好气象灾害防御。

十年来,河北气象部门以制修订应急预案为抓手,不断完善气象灾害防御法律法规。

经河北省第十二届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2013年7月1日,《河北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正式施行,这是河北省气象灾害防御指挥部成立后的第一部气象地方性法规,以法律法规的形式固化灾害防御制度和措施。该条例实施当年,全省在汛期共集结了16支国家及省级防汛机动抢险队伍;水利、住建、民政等部门根据气象预报预警及时发布地质灾害预报预警、组织转移群众、调运救灾物资……各项工作均有法可依。

十年来,河北省出台《河北省暴雨灾害防御办法》,实现政府依法主导和管理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制度变革;制定了《河北省暴雪大风寒潮大雾高温灾害防御办法》,明确各级气象主管机构和县级以上政府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共同做好气象灾害防御工作;出台《河北省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管理办法》,推动各地成立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

按照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新需求,今年,省气象局又启动了《河北省暴雨灾害防御办法》的修订工作,持续推进全省气象灾害防御法治化。

科技赋能 灾害防御创新式发展

7月11日晚,雄安新区出现雷阵雨。在新区管理委员会应急指挥大厅,参与防汛工作的各部门利用雄安新区气象灾害防御决策支撑平台指导本轮降雨应对工作。

面对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新要求,河北省以综合防灾、风险防范为指导,加强业务平台研发,发挥重大科技成果的支撑作用。

从2018年开始,河北气象部门在全省各县(市、区)建设了气象灾害风险普查数据“一本账”、预警信息发布“一张网”、灾害风险隐患“一张图”、规范制度“一把尺”、防灾减灾救灾“一队伍”、应急联动指挥“一平台”,有力增强基层气象灾害防御和快速应对能力。

依托基层气象防灾减灾“六个一”建设内容,河北建成气象灾害防御决策支撑平台,目前已在省自然资源、水利、应急管理等部门和雄安新区、张家口市等地应用;建成涵盖5个子库、44大类、270种共51万余条数据的气象灾害防御基础大数据库,持续为风险管理业务提供数据支撑;采用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构建多源气象灾情实时监测采集体系,形成快、广、精、准的灾情收集新模式;实现对灾害性天气实况、预报、预警、灾情及各种承灾体信息的综合展示,可对主要气象灾害风险及次生灾害风险进行研判,为部门间应急联动提供技术支撑。

十年风雨,十年铸盾。河北气象工作者将继续勇往直前,以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坚决的行动,加快推动河北气象高质量发展。

(作者:谢盼 马洵 张娜 责任编辑:栾菲)



图解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