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报道>2022专题>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非凡十年
一路飞跑的气象预警信息 来源:中国气象报社 日期:2022年05月19日08:14

麻碧华

从每年两次到30次,从受众500万人次到2.7亿人次,10年来,浙江杭州重大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次数和受众人数不断刷新,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正以更为便捷的方式送达市民。

在气象预警信息发布工作推进过程中,气象工作者努力追赶时代脚步,也在预报服务不断升级换代中一次次刷新大众眼中的气象形象。

不再等,气象预报随处可见

董莲是杭州市余杭区仓前的农民,2013年前还是一名仓储盘点员。仓储、货物转运与天气关系密切,当时,她最关心天气变化,特别是台风、暴雨等灾害性天气。说到从哪里获得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时,她脱口而出:“电视。我每天就等着看电视上的气象节目,有时稍不留意错过了时间,就只能问别人。”

2013年8月7日,她有了一台新手机。当天,她就收到了这样一条气象灾害预警短信:台风“海葵”橙色预警,我市7日夜里到9日将有暴雨到大暴雨和8—10级偏东大风,请尽量避免户外活动。回家打开电视,同样的预警信息在电视屏幕下方滚动播放。她乐了:遇到灾害性天气,即便没有订阅,气象台也会推送预警短信,方便!

2018年以后,她发现村里文化礼堂前的电子显示屏上有当天的天气预报信息、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每天乘坐公交、地铁,她发现站台上也有气象灾害预警信息。

她回家与在杭州大华公司工作的儿子分享自己的感受:“现在不用担心错过电视天气预报节目时间了,遇上台风、暴雨,地铁站、公交站、楼宇电视、出租车显示屏上的预警信息都在滚动播放呢。”

儿子告诉她:“这不奇怪,电影院都有了呢。”

看着变,每年都有新动作

直到现在,杭州华数集团王夏斐还记得2013年与市气象局推进杭州市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全网发布时的情景。为了出台全网发布的管理办法,两单位多次就播发内容、方式、频次等进行讨论,讨论内容细到预警信息置于屏幕底部什么位置、预警文字的颜色、滚动播放是由右至左还是由左至右等。

随后几年,为了推进预警信息发布业务,双方也会进行常规性的沟通和交流。“2016年以后,工作对接的次数和频率多了起来。”王夏斐回忆。2017年,针对预警信息多头发布、造成资源浪费,发送平台数据拥挤、发送耗时过长等问题,市气象局拟以杭州市政府名义出台《杭州市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全媒体实施细则》,在文件出台前专程上门向王夏斐所在单位征求意见。“我们根据实际工作提的意见,后来都得到了采纳。”王夏斐高兴地说。

2018年的工作重点是推进全媒体发布平台建设,做技术上的对接;2019年则是合作开展全媒体发布工作的效益评估等。王夏斐介绍,关于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工作,10年来,最大的感受是“变化”,气象部门几乎每年都在新增发布渠道,修改发布办法,发布后的效益也是很明显的。王夏斐看过市应急管理局的统计数字,目前纳入市级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的显示屏数量17640块;在2018年时,仅有4000块。

追着跑,就怕赶不上趟

而杭州市气象局杨育强的感受则是:“工作越深入,感觉薄弱环节就越多,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发展太快了,就怕赶不上趟。”

2013年,杭州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实现全网发布(简称“全网发布”),当时被评为杭州市为民办实事项目一等奖,也收获了很多荣誉。“但全网发布形成的热点效应没有维持多久,新的问题和不足就接踵而至。”杨育强介绍,当时全网发布只针对台风、雨雪冰冻、暴雨等大范围天气,必须达到红色、橙色预警标准才能发布。以杭州为例,2013—2017年共发布各类气象灾害预警6205次,但全网发布仅12次,平均每年仅两次左右。此外,全网发布只针对华数和手机用户,社会资源如公交站台、地铁、公交及各类显示屏都没有接入。

杨育强说:“2015年,我们对全网发布进行局部升级,增加一些功能,但根本问题没有解决。”从2018年开始,思路开始调整,推出杭州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全媒体发布(简称“全媒体发布”),全市58个灾害应急专项预案纳入发布平台,明确所有的高影响灾害性天气都将启动发布,增加了广播、电视、电台、网站、新媒体、电子显示屏等发布渠道,理论上实现预警信息秒级送达。运行两年来,效益明显提升。

2019年杭州市社会评价意见显示,与2017年相比,要求加强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有效传递的市民意见减少4%,对气象工作的表扬意见增加了12%,但仍然存在薄弱环节。2020年,新增每日互动(个推)App联盟发布渠道,接入高频推送App有126个,实现加入公益联盟的App直接收到预警信息。2021年,联合市政法委建立“气象预警进网格”模式,预警信息从气象台一键直达基层网格,推进气象预警信息进村入户。

杨育强说,“10年来,我们一路追赶着各类人群的需求。一路飞跑,希望在第一时间将预警信息送给需要的人群。”

(责任编辑:张林)



图解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