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报道>2022专题>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我们的新时代
穿林海防灭火 守护“华北绿肺” ——探访围场森林草原消防大队 来源:中国气象报社 日期:2022年06月01日14:34

5月初,河北最北部的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满眼皆是郁郁葱葱的山林。这里最负盛名的,当属塞罕坝。

每年3月到5月,由于多风、干燥等天气原因,“华北绿肺”常常面临火灾风险。在林火高发期,围场县气象工作者会准时发送森林草原火险气象等级预报及服务提示。这些信息,将为那些奔赴火场的森林草原消防大队(以下简称“消防大队”)队员,提供一份救援保障。

我们随着一份份气象等级预报,与森林消防人一道走进围场。

守护

绿色林海间,醒目的橙色身影熟练地穿梭其中,这是消防大队在进行越野跑训练。

“我们大队组建于2006年3月,长年24小时备勤。16年来,人员由最初的60人扩充到现在的255人,主要是负责预防和扑救森林草原火灾。”军人出身的张俊丰是这支队伍的主心骨。自被任命为大队长以来,他借鉴部队军事化管理的模式,实行队员24小时集体食宿、每周一到周五严格进行技能和体能训练的规定。

“准确掌握天气预报信息是我们做好工作的依据和保障。”张俊丰说。

森林草原防火离不开天气预报。一到防火期,为了更好地守卫林木,消防员格外关注气象部门发布的各类气象信息。“每天,气象部门的天气预报短信都会准时送达。我们森林防火部门不定期还要和气象部门会商,研判防火形势,联合发布专题报告,这些信息都会及时反馈到森林防火工作群中。”

对于张俊丰来说,印象最深刻的合作是2013年4月30日围场西山的那场大火。“当时我和指导员分别率领30名队员,沿着两条火线,分头推进。但当天风速很大,很快形成树冠火,且火势非常凶猛,达到4.5米高。”

那时,根据气象部门的天气监测和预报信息,继续快速前进恐怕会造成难以挽回的后果,消防大队只能选择在安全区域暂时避险休整,待风速变小、火势减弱后,迅速集中力量全力扑救。

践行

“要传承好塞罕坝精神,深刻理解和落实生态文明理念,再接再厉、二次创业,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上再建功立业。”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消防大队每个人都记在心里,践行在日常。

今年29岁的消防员吴雪磊,对这份工作充满自豪。他每天严格按照要求进行刻苦训练和学习,政治素质和各项技能都在不断提升。遇到火情他总冲在前边,当被问到“怕不怕”时,他说:“这是我的责任,顾不上想别的。”

“围场是塞罕坝精神的发源地,就像习近平总书记说的‘对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激励作用和深远影响’。我们提升森林草原防灭火气象保障能力,有效发挥气象在自然生态系统保护与建设中的作用,就是在为生态文明建设出力。”围场县气象局局长朱国良说。

消防大队和县气象局开展了多年的合作,其中不乏创新举措。

2013年,为进一步做好全县森林草原防火工作,县政府决定将消防大队纳入县气象局社会化队伍中。这一决策,既帮助县气象局解决了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人员不足的问题,也减轻了消防大队防灭火的压力。

经过三年的合作,消防大队30名消防队员通过了专业严格的岗前培训,成功获得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资格。2015年,经河北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批准,消防大队成为全县第一支人工影响天气社会化队伍。2016年,张俊丰还被中国气象局授予“气象服务贡献奖”。此后,县气象局每一次组织的人工影响天气作业都少不了与他们的协作。

据统计,消防大队每年出动100余人次参与作业。县气象局和消防大队在森林草原防火中实现了双赢。 “人工增雨效果好了,防火的压力就小了!”张俊丰说。

(作者:姜国艳 于超 张宏伟 责任编辑:栾菲




图解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