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报道>2022专题>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重大部署看落实
聚焦短临预报预警服务业务能力提升——
锚定目标任务 持续精准发力
来源:中国气象报社 日期:2022年07月12日08:28

入汛以来,通过短时临近预报精准捕捉中小尺度天气系统并及时发布预警,为灾害防御赢得先机的事例,不胜枚举。增强短时临近预报预警服务业务能力,对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意义重大。

自2021年12月《短时临近预报预警服务业务能力提升工作方案》印发以来,中国气象局党组高位谋划、统筹布局,大力推进雷达、卫星资料在短临预报预警中的应用,各级气象部门锚定目标、持续发力,稳步推进短临预报预警业务能力建设。

加速——快速锁定地海空天风云变幻

相较于冷空气之类的较大尺度天气系统,中小尺度天气就如江河中的小鱼一样难以捕捉。而依托风云气象卫星、雷达等设备不断织密织牢的监测网,这些“小鱼”正越来越难以遁形。

6月11日,中国气象局新一代天气雷达业务软件(ROSE2.0)正式在全国运行,不仅支持所有国产雷达型号,统一了全国所有组网业务运行的新一代天气雷达台站端业务软件,还新增了对雷暴大风、龙卷、冰雹、短时强降水等强对流天气自动报警以及与省级短时临近预警业务平台对接等功能。

ROSE2.0不仅让雷达观测数据实现“车同轨、书同文”,更在短时临近预报预警业务中大显身手——江苏省气象局在4月25日和5月25日的两次强对流天气过程中,通过集成ROSE2.0报警产品,准确识别出短时强降水区域并及时发布预警信号;广东省气象局在5月上旬的强降水过程中,基于ROSE2.0提供的偏振量特征快速分析产品,为预报员分析暖区降水结构和临近时效内强降水落区、准确预报降水量提供支撑。

同样瞄准中小尺度天气监测难题,7月1日,天气雷达拼图系统V3.0在气象大数据云平台集成,将各单位的雷达拼图有机拼合,让雷达观测更加集约高效。

长江流域雷达拼图(2022年7月5日8时24分) 图片来源:中国气象局雷达气象中心

万米高空之上,风云气象卫星亦时刻俯瞰风云变幻。

国家卫星气象中心遥感应用服务中心副主任吴晓京表示,风云四号A星发射后,静止轨道辐射成像仪、干涉式大气垂直探测仪、闪电成像仪等先进仪器将我国对台风、暴雨等灾害性天气的监测频次从15分钟一次缩短为1分钟至5分钟一次。仅在6月14日19时至20时,广东气象部门就监测到412次云闪和地闪。“精准捕捉闪电活动,及时发布预警,能够避免或减轻对交通运输、建筑、电力和通信等方面的不利影响。”广东省气象卫星遥感中心工程师石艳军说。

面向短时临近预报的高时空分辨率需求,风云四号B星可进行区域高分辨率昼夜连续快速监测。在气象部门6月27日会商华北黄淮等地入汛以来的强降水过程时,基于风云四号B星的可见光云图快扫图像和6.5微米水汽云图等产品,直观呈现了多地高层水汽动力变化情况,为研判强降水落区和强度提供依据。

随着气象监测系统补短板工程建设的全面铺开,长江流域洪涝灾害典型易发区,华北、西南、华南、江淮、东北等区域的1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防汛重点地区、河段和功能性湖泊汇水区的气象监测能力将进一步增强。

提质——结合实际锻造短临预报“利器”

捕捉到天气系统中的“小鱼”只是第一步,而要在“测得出”的基础上“报得准”,离不开关键技术的攻关与应用。

6月8日,由国家气象中心研发的中国气象局短临预报业务系统(SWAN3.0)正式向全国推广试用,综合显示风云气象卫星、探空站、雷达、自动站等多源数据,直接对接国省市县四级短临业务,6分钟内生成全国短临预报产品,共享回波降水外推、龙卷潜势、AI雷暴大风分级等先进短临预报技术产品……国家级短临预报业务系统的集约化、智能化程度进一步提升。

围绕重点任务,国家气象中心强基础、谋机制、促发展,以SWAN3.0为纽带,与高校科研院所技术共创,与直属业务单位平台共建,与地方气象台产品共享。重点发展双偏振雷达等新型遥感资料定量应用、下击暴流和龙卷等强致灾性强对流识别技术;打通“产学研”通道,与清华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等合作,开展基于传统外推、深度学习等多方法的融合强对流临近预报技术研发与应用,预报准确率相较单个算法提高10%至15%;基于三维卷积深度学习模型,实现卫星、雷达、自动站、闪电等多源数据的综合特征提取,发展分类强对流天气临近预报技术;有机融合雷达等多源观测数据和高分辨率模式,实现了0至6小时分类强对流预报,显著降低漏报和空报率,雷暴大风预报准确率相对于数值模式明显提升。

数值预报作为“四大支柱”之一,在支撑短时临近预报预警业务上,更需下足功夫。中国气象局地球系统数值预报中心进一步发展区域集合变分同化系统,同时在变分同化中改进湿度场分析,提升降水预报能力;发展增量分析更新技术,显著缓解快速循环过程中资料同化带来的不平衡问题,改善预报效果;将平缓垂直坐标与三维参考廓线技术融合并应用到模式动力框架中,提高在复杂地形下的计算精度,这些新技术已在1公里分辨率模式中应用。

放眼全国,各地气象部门结合实际打磨短临预报“利器”,越来越多的科技成果正应用于本地——

聚焦极端大风、短时强降水、雷电等灾害性天气,上海市气象局提升中国气象局全球同化预报系统模式、中尺度模式的释用能力,构建短时灾害性天气分类潜势预报模型,遴选适用于上海超大城市精细化预报特点的特征参数,利用机器学习方法构建分类潜势预报模型并导出智能网格产品;

陕西省气象局联合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利用近五年陕西区域地面稠密雨量站分钟级观测,建立并训练了陕西区域降水临近预报模型,研发逐6分钟更新、1公里分辨率的0至2小时雷达回波和降水外推临近预报产品;

天津市气象局初步建成快速循环更新系统,着力攻克快速循环伪样本构建、变尺度迭代、快速循环追赶同化、大尺度约束、基于数据流的动态监控调度等关键核心技术;

四川气象部门试点应用“风云地球”业务平台,将省级直收站产品接入基层业务平台,实现分钟级更新产品直达基层,并研发新一代极端天气人工智能预报模型;

河南省气象台基于图像光流场信息、雷达反射率残差信息等进行模型训练,实现了强对流单体识别追踪、0至2小时回波外推及定量降水预报。

增效——预警服务在汛期实战中发挥实效

短时临近预报预警服务能力提升效果在汛期服务实战中最能得到检验。各地气象部门持续提升多领域融合的影响预报和风险预警能力,构建递进式气象灾害预警服务机制,让预警信息“发得出、收得到、用得上”,推动建立健全应急联动机制。

今年汛期,广东运用短时临近分镇精细化预告机制,逐小时靶向发布未来1小时降水量超过50毫米的预警信息。“这避免了撒胡椒面式的预警、胡子眉毛一把抓式的防御。”省应急管理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广东省已构建“省市县镇村”五级三防指挥体系,形成监测预警“一张图”、指挥协同“一体化”、应急联动“一键通”。

6月17日至21日,广西出现持续性大范围暴雨洪涝灾害。广西气象部门利用分钟级实况雨量、对流模式、雷达外推和卫星等产品,提高暴雨红色预警信号的准确性,打出更多提前量;持续强化精细到乡的暴雨预警信号和3小时滚动预报服务,推动重大气象灾害高级别预警信息“三停”机制和暴雨预警响应机制建设。

面对5月10日至13日入汛以来的最强降雨,福建省气象局强化“1262”精细化城乡气象预警联动服务机制,运用“网格预报+气象服务”短临预警服务业务新模式,打出防汛组合拳。以预警为先导,全省累计下沉干部超过7万人次,转移群众超过1.3万人次。

此外,贵州气象部门通过媒体联动,引导公众防灾避险,及时启动“三个叫应”;湖南气象部门完善“631”预警叫应工作模式,通过递进式、靶向发布的气象预警和强降雨叫应服务,努力确保安全度汛;浙江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组织气象等部门开展“一天一会商”,强化决策服务和预警叫应;辽宁省气象局优化调整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制作与发布机制,推进短临预报预警服务能力提升示范省建设。

厚积方能薄发,从建团队、搭平台到强培训,各地气象部门抓重点、攻难点、补弱点,持续强化短临预报预警业务支撑保障能力——

黑龙江省气象局成立强对流(大风)预报预警技术研究团队,重点开展全省典型极端雷雨大风(含龙卷)过程机制分析,基于再分析资料和实况资料分析本省雷雨大风环境条件特征和预报指标,研发雷雨大风预警产品。

江苏省气象局升级强天气综合报警追踪平台,针对全省强对流风暴、龙卷、冰雹、雷暴大风、短时强降水等,实现自动识别追踪和报警、主客观预警产品交互制作、上下级预警产品主动推送,建立全省三级协同实时反馈联动机制。

辽宁省气象局联合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辽宁分院,对市、县气象部门开展灾害性天气监测预报预警专项培训,提高雷达、卫星资料和上级指导产品及业务系统的应用水平。

正值主汛期,面对复杂严峻的防灾减灾形势,气象工作者将继续锚定目标,持续推进短临预报预警业务能力建设,全力做好灾害性天气滚动监测预报预警服务,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赵世颖、蓝渝、孙健、尹姗、王瑾、胡启元、王悦、崔丽曼、王楠、赵启航、蔡冰对本文有贡献)

(作者:黄彬 李悦 责任编辑:张林)



图解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