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22专题>冬奥>要闻
让气象信息无声“流淌”
——记冬奥北京气象中心信息技术保障团队
来源:中国气象报社 日期:2022年03月28日10:18

  很少有人会不希望自己的工作成果被看到。

  然而,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的愿望就是希望别人“感觉不到”,因为“感觉不到,就说明一切顺利”。

  坚持这样的想法,冬奥北京气象中心信息技术保障团队(以下简称“信息技术保障团队”)默默完成了冬奥气象服务保障中通信专线建设、网络安全保障、基础资源配置、视频会商调度、统一数据服务、全流程综合监控等工作。

  融入全程,只为“降低存在感”

  当被问及“在北京冬奥会气象服务中,信息技术保障扮演什么角色”时,信息技术保障团队队长、北京市气象信息中心主任林润生郑重回答:“是纽带,也是核心。”

  这句回答背后,有团队8年来不懈攻坚和打磨的充足底气,也有奥运会历史上第一次实现气象信息报告全自动化的亮眼成绩。

  没有信息的流动,就没有服务的存在。

  为了让冬奥气象服务保障信息有序流动,信息技术保障团队建立了统一的冬奥气象数据环境,为冬奥业务系统运行提供稳定、高效的数据服务;根据北京冬奥组委及国际奥委会的需求,团队利用技术实现ODF及C49冬奥气象数据从采集、传输、生成、发布的全流程自动化运行。而服务方式的一大亮点——变文件传输为接口服务,也得益于团队在优化数据传输流程、调整业务服务方式、缩短数据时延等方面做出的不懈努力。

  事实上,这8年来,气象信息工作贯穿冬奥会从申办、筹备、测试到举办的全过程。在申办过程中,信息技术保障团队为冬奥场馆地区提供气象背景依据;筹备过程中,从布设第一批冬奥站点开始进行数据收集、质量控制,以及整理、建设、维护系统平台;测试过程中,建设多条线路打通前后方联系渠道,每年为冬奥组委提供气候背景报告……

林润生与团队成员察看业务平台监控运行情况。北京市气象信息中心供图

  漫长准备,只为一朝冲刺

  “总算挺过来了!”谈及冬奥气象服务感受,林润生不由得感叹道。毕竟对于信息技术保障团队来说,保障并非16天,而是8年。

  2014年9月,海陀山第一个气象站建成,冬奥气象数据传输的探索历程由此开启。林润生说,最开始他们只能用北斗卫星传送数据信息,“十分钟才能完成一次数据传输。”

  后来,运营商在海陀山布设了基站,配备了100兆带宽的线路……从没有信号到拥有5G信号,信息技术保障团队伴随冬奥走完了全程。正如计算技术研究室的缪宇鹏所说:“整个冬奥的保障活动,就像一次马拉松,前面漫长的准备都在为了最后的冲刺而努力。”

  如今再回忆:压力,有。在平衡日常业务和冬奥特殊性的同时,信息技术保障团队还要抢时间,保进度、保质量地完成“北京市气象局服务能力提升和冬奥会气象服务保障工程项目”建设,因为“要践行‘百米级、分钟级’承诺,离不开这些新技术新设备”。

  辛苦,有。为了确保提供给冬奥组委数据的实时性,计算技术研究室的黄明明每天都会工作到很晚,特别遇到夜间有比赛时,常常半夜还在传输数据;为了做好视频会商会议的保障,智能运维室科长姚勇每天的会商都不会缺席;为了更好地协调各方工作,综合办公室主任田东晓手机不离手、沟通不停、消息不断……

  收获,也有。得益于冬奥会的举办,北京市气象部门的信息技术保障能力大幅提升,气象信息技术、运维保障模式、数据服务方式、跨区域业务系统集约建设机制等冬奥“遗产”将继续在日常业务中发挥作用。除此之外,大家收获最大的,便是这份工作带来的使命感与成就感,“虽然身处‘后方’,但我们的工作渗透进了气象服务的每个重要环节。”(谷星月、王子瑞、范敏对本文有贡献)

  (作者:张宏伟 叶芳璐 责任编辑:张林)

  



图解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