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21专题>解读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第一工作组报告>系列解读
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第一工作组报告系列解读⑤人类活动影响升温趋势 来源:中国气象报社 日期:2021年11月11日09:20

专家顾问:国家气候中心研究员 黄磊

  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以下简称“AR6”)第一工作组报告认为,当前气候系统的很多状态在过去几个世纪甚至几千年来都从未出现过。例如,当前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是近200万年以来的最高值;自1970年以来,全球地表气温也是近2000年来最高。这些事实都说明,工业化以来人类活动已经对地球气候系统产生了非常深刻的影响。

  全球变暖是否在加速?

  “全球变暖是否在加速,目前从观测记录来看,还不能下这个结论。”参与AR6第一工作组的国家气候中心研究员黄磊表示。此次报告评估了过去不同时段全球地表气温的气候态变化,例如最近20年相对于1850-1900年平均值的全球地表温度变化是0.99℃,相对于1980-1999年的温度变化是0.58℃,相对于1961-1990年的温度变化是0.36℃,通过这些数据可以计算出近50年的温升速率都不超过每10年0.2℃。所以从变暖速率来看尚无法得出全球变暖在加速的结论。

  黄磊指出,全球陆地和海洋的温升幅度存在差异,陆地温增速度约为海洋增温速度的两倍;陆地中高纬度地区和低纬度地区的温升幅度也存在差异。

  未来升温趋势变化如何?

  黄磊说,未来气候如何变化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历史上累积排放的温室气体,另一个是未来温室气体和气溶胶排放将如何控制。

  此次AR6评估了5个排放情景下未来的气候变化,无论在哪个排放情景下,至少到本世纪中期全球地表温度都将继续上升。这是因为历史累积排放温室气体仍在发挥作用,即使现在立刻完全停止温室气体排放,全球地表气温仍将继续上升一段时期。

  “至于未来全球变暖的速率会不会加快,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未来的排放情景,看人类如何选择未来经济社会发展路径。”黄磊强调,未来几十年内如果不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二氧化碳和其他温室气体的大幅减排,全球升温将在本世纪内超过1.5℃和2℃。若在低排放情景和很低排放情景下,全球二氧化碳排放将分别在2070年代和2050年代达到净零,到本世纪中期(2041-2060年)全球温升将不会超过2℃,但未来20年(2021-2040年)至少有50%的可能性会超过1.5℃。

  人类活动与升温有何关系?

  AR6指出,近年来全球大气温室气体浓度持续升高,由AR5的391ppm增加到410ppm,甲烷和氧化亚氮的浓度也持续增加,造成温室气体的辐射效应进一步增强。当前人为辐射强迫为每平方米2.72瓦,比AR5高20%左右,所增加的辐射强迫中约80%是由于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增加造成的。AR5评估认为人为温室气体的辐射强迫造成了0.5℃-1.3℃的升温,AR6评估的升温范围为1.0℃-2.0℃,可见人类活动对全球变暖的影响越来越突出。AR6第一工作组报告进一步确认了全球气候变暖的幅度与二氧化碳累积排放量之间的关系,指出人类活动每排放1万亿吨二氧化碳,全球地表平均气温将上升0.27℃-0.63℃。

  全球人为排放的二氧化碳一部分留在大气中,另一部分则被海洋和陆地自然过程吸收,其中1850-2019年间人类活动累积排放的二氧化碳中约59%被自然过程吸收。在未来人为二氧化碳排放量持续增加的情景下,海洋和陆地吸收二氧化碳的比例会逐渐降低,这意味着更多的二氧化碳将被留在大气中,剩余碳排放空间将会进一步缩紧。

  由于实际的全球温升并不完全是由人为二氧化碳累积排放造成的,甲烷、氧化亚氮等其他温室气体也会造成全球温升;同时,在计算剩余碳排放空间时还需考虑气候系统的反馈作用,如未来当全球气温进一步升高时,极地和高原地区的多年冻土会迅速融化,释放出更多的甲烷、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反过来又进一步使全球气温升高;此外,由于二氧化碳是长寿命温室气体,在计算某一温升水平下的剩余排放空间时,还需要考虑到人为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净零后全球气温的变化。

  AR6认为,在50%的概率下,控制1.5℃温升水平,2020年起剩余二氧化碳排放空间为5000亿吨;控制2℃温升水平,剩余二氧化碳排放空间为13500亿吨。在67%的概率下,1.5℃和2℃温升水平下剩余二氧化碳排放空间分别为4000亿吨和11500亿吨。如果未来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同时也大幅减少甲烷等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则二氧化碳的剩余排放空间将会有一定程度的增大。

  AR6明确指出未来的温升是由历史排放和未来排放共同造成的,《巴黎协定》在强调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和公平原则的同时,也明确指出“发达国家缔约方应当继续带头努力实现全经济范围的绝对减排”。

  从公众的角度来看,一方面需要提高对应对气候变化的科学认识,认识到应对气候变化和减少碳排放的关系,自觉地在日常生活中减少碳排放;另一方面还需要转变生产生活和消费方式,尽可能降低消费产生的碳排放。同时,公众作为消费者的选择也可以影响到生产者,促进生产企业做出转变,从而为减少碳排放做出贡献。

  (作者:罗澜 责任编辑:张林)



图解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