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
大漠立翠屏 绿带锁黄龙 来源:中国气象报社 日期:2023年09月04日08:28

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地处极端干旱荒漠区,生态脆弱区占比高达94%。横贯全域的腾格里、巴丹吉林、乌兰布和三大沙漠在阿拉善盟呈“握手会师”之势。作为我国北方最大的沙尘暴中心和沙尘源地,阿拉善既是我国西部生态安全的咽喉和要塞,也是“北方防沙带”的重点地区。

阿拉善盟的生态状况,不但影响毗邻地区如河西走廊、宁夏平原等商品粮基地,还影响着华北、东北、西北乃至全国的生态安全。在与沙漠“交锋”过程中,阿拉善盟气象局深挖气象服务潜力、攻克技术难题,以蒙古马精神,谱写了壮阔北疆的生态画卷。

图为被植被围绕的巴丹吉林沙漠一景 图/阿拉善盟气象局办公室

驰而不息 久久为功

2018年,荒漠生态气象中心在阿拉善盟挂牌成立。阿拉善盟围绕荒漠区生态气象服务需求,在生态气象观测空白区、关键区和敏感区新建并升级改造生态气象观测站,在贺兰山、黄河流域、三大沙漠边缘等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脆弱区和敏感区加强气象观测站网建设,科研成果转化水平不断提升。

近年来,荒漠生态气象中心将沙尘天气影响因子及预测方法、地形对蒙古高原沙尘远距离传输的影响等成果业务化应用,提高了沙尘暴预报预警能力;强化多源卫星遥感数据共享和应用,增强了沙丘移动监测评估、荒漠区生态环境动态监测评估服务能力,大大提高了现有荒漠生态气象服务产品质量。此处,荒漠生态气象中心还发展了内蒙古陆面数据同化系统,形成空间分辨率为6.25公里的土壤墒情和干旱服务产品,首次提出“沙被”和“积风”概念及其类型、算法,为持续开展荒漠区生态修复奠定基础。

图为贺兰山无人自动站 图/王永玺

飞播造林 防风固沙

科学防沙治沙需要掌握沙地、沙漠的气象条件及其发展变化规律。阿拉善盟气象部门从90年代开始开展飞播造林气象服务。在“飞机播种造林”“一亿棵梭梭项目”等防风固沙的项目中,降水量等要素以及灾害性天气直接影响其方案制定、实施和造林成效。基层气象工作者不仅为防风固沙、防护林建设提供气象服务,还一次次奔赴沙漠飞播工程一线,进行飞播作业。

“凌晨4时35分,我们出发,7时准时到达地点开始作业,到9时,沙漠里的气温开始急剧升高,苍蝇蚊虫也都成片出来了,即使穿着防护服也经常会和它们来个‘亲密接触’。”孪井滩进行飞播作业的气象人员王珂翔说,“环境虽然艰苦,但每当傍晚飞播任务结束时,看到金黄的落日沉入荒漠大地,大家忍不住会畅想,一轮新日从充满生机的绿色原野上冉冉升起。”

阿拉善左旗每年飞播期为6月至8月,正值防汛关键时期,也是恶劣天气的高发时期。2004年以前,预报员需24小时驻扎在飞播区密切监测当地天气情况。2020年全面实现气象观测自动化后,气象工作人员利用移动监测设备、数值预报等最新的技术手段开展气象保障服务工作,大大提高了复杂天气的预报预警服务水平,尤其在遇有极端天气时,预报人员能够尽早将预报预警信息告知工作人员,为飞播工作提供了坚实的气象服务保障。

截至2023年,阿拉善左旗累计飞播造林705万亩,飞播区植被覆盖率由飞播前的5%提高到50.4%,在腾格里沙漠东缘和乌兰布和沙漠南缘,组成长长的防风固沙林带,形成了“绿带锁黄龙”的壮丽景观。

耕云播雨 逐绿守护

贺兰山,阿拉善人的母亲山。阿拉善盟高度重视贺兰山生态价值,多年来,阿拉善盟气象局为贺兰山林区恢复提供全程气象服务,开展常态化气象监测、预报、预警等,成为保障贺兰山环境安全生态工程的“大后方”。

2011年至今,阿拉善盟气象局在贺兰山建设增雨烟炉12部、自动气象站7个,沿山地区布设火箭作业点3个,与宁夏联合租用跨区域作业飞机1架。近五年来,在贺兰山山区年均开展飞机增雨10架次左右,火箭作业20多次。另外,与其他单位和气象部门开展大范围联合增雨作业。常态化的人工增雨作业有效改善了山区生态环境、降低了林区火险等级、增加了水库蓄水,助力贺兰山区植被生长和矿区复垦修复。

多年来,阿拉善盟气象局对贺兰山生态重点区域进行逐日气象监测、预报、预警和评估,充分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开展植被指数、矿区治理等监测;制作发布预测预报产品和决策气象服务材料;不断提升对暴雨、雷电等强对流天气的监测能力,及时发布重大气象灾害和山洪、地质灾害预警等,为防灾减灾提供可靠数据支撑,努力减少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对贺兰山森林植被产生的影响。

随着一个个重大生态项目持续深入推进,2022年,全盟植被覆盖度较2000年增长了31.3%。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持续减少,阿拉善荒漠化治理成效日益凸显。

从求生存到求生态,科学育林、耕云播雨,如今的贺兰山,一眼望去,松林层叠,犹如一道天然的绿色屏障,阻隔了腾格里沙漠的东移,成为我国西北地区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

(作者:许馨月 责任编辑:张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