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要闻
雪后又见一年春
——冬奥气象科技成果持续发挥效益
来源:中国气象报社 日期:2023年02月21日08:21

2月20日。再普通不过的一个早晨。

有人早早守在天安门广场上等着国旗高高升起——今天果然是个大晴天。温度跌破0℃,寒风也吹不散的热意,一半来自沸腾的心,一半来自昨晚就备好的厚羽绒服和毛衣。

有人还在回味昨天雪场上的酣畅淋漓。那是在河北省涞源县的七山滑雪场,离家近,服务好,最重要的是雪质优良,最大程度满足了人们在雪上驰骋的心愿。

2023年2月19日,滑雪爱好者在崇礼雪场滑雪。河北省张家口市崇礼区迎来北京冬奥会后的首个雪季,来自全国各地的滑雪爱好者来到崇礼,体验冬奥赛道,感受冰雪激情。当地气象部门对接需求,持续做好冰雪旅游气象服务保障。王旭海 摄影

还有人仍在酣眠,屋里暖意融融。冬春寒潮侵袭前,北京决定提前供暖,为守护这个冬天的温暖提供保障。

……

很少有人知道,这些渗进日常生活的温暖延续自上一个冬季,曾在国家体育场“鸟巢”燃烧的微火——

公众提前一天可以看到的天安门广场升降旗“气象指南”,源于小范围、高频次更新的气象预报支撑。而这正是冬奥“百米级、分钟级”预报技术引入天安门地区等首都功能核心区气象服务后的成果。目前,北京气象部门基本建设完成覆盖北京城区和近郊区的睿思城区“百米级、分钟级”系统,在去年汛期,该系统对雷暴大风(17m/s以上阵风)的预报可参考时效至少达6小时,并为对流新生、发展移动方向预报提供一定参考。

在涞源等地,气象部门为国家雪上项目训练基地建设的气象监测网持续为滑雪场造雪提供信息支撑,冬奥赛区雪道表层冻融过程研究项目为不同用雪需求确立的定量指标,也将进一步广泛应用。河北气象部门正进一步推广释用冬奥科研成果,强化冰雪经济气象服务保障能力。

基于“气候变暖背景下极端强降温形成机理和预测方法研究”,国家气候中心和省级业务单位联合建立的动力-统计结合的强降温综合预测系统,在强降温专项预测业务中表现良好,对地方确定采暖季正式供热时间起到支撑作用。

……

以北京冬奥气象保障服务为契机淬炼的气象科技“利刃”正在各个领域初露锋芒——

在气象业务中,它们大显身手。

沿袭北京冬奥气象保障服务优良传统,国家卫星气象中心集中各环节力量研发“风云地球”业务平台,推动5方面17类63种产品实时触达一线预报员。其中,针对赛事服务需求研发的高分辨率云图、冬季天气遥感监测产品等,已根据业务需求进行了优化。在去年汛期,早间天气会商应用“风云地球”业务平台产品500余次,点击量突破1.09亿次。

国家气象业务内网“风云地球”平台。来源:国家卫星气象中心

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打造的冬奥气象指挥平台,是北京冬奥气象保障服务一站式“挂图作战”的重要支撑。如今,这一平台进一步演化成“天擎·实况”综合支撑平台,初步实现一站式产品快速查询访问和统一调度,为去年主汛期预报服务提供助力。

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曾依托“天衡天衍”系统,发挥天气雷达优势,为赛区及周边地区织密了一张全方位实况监测网。其中,为监测、预报、订正复杂相态演变提供了重要支撑的地面雨雪相态分布、分钟级地基垂直综合观测等产品,如今也早已成为冬季重大雨雪过程中早间天气会商的常见工具。

2023年2月6日,北京清河站地区管理办公室公众号正式上线“跟着预报去滑雪”功能。从“智慧气象观测站”到“春运气象服务专报”,北京清河站地区管理办公室与北京市海淀区气象局再次联合创新服务,面向市民和旅客再推暖心服务,在公众号上线“跟着预报去滑雪”功能,提供京张高铁沿线城市气象与滑雪指数以及未来三天天气情况,同时也为站区极端天气应对、客流疏导等提供数据支撑。来源:北京市重点站区管理委员会

冬奥赛场为中国华云气象科技集团公司打磨自主研发设备提供了“练兵场”,如高山气象风要素观测中应用的超声风传感器,在对平面测风有严格需求的环境中拥有广阔应用场景;所有高山滑雪赛道自动站采集器程序升级后可秒级输出风要素,填补了相关气象监测技术空白。

在赋能各行各业时,它们发挥效益。

以北京冬奥会为契机,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面向轨道、公路交通、直升机救援等研发的气象专项产品,联合国家铁路局基于移动端延伸的服务触角,正持续覆盖京张高铁、京雄高铁、机场快线等多条轨道,为导航、外卖、急救等多个行业和领域提供支撑。

在南极,科学考察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出现了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研发的便携式雪粒径和雪密度观测仪的“身影”。它们在助力提升冰盖、海冰表面特性观测工作效率的同时,大幅降低了观测成本。

在北方冬麦区,于2月9日开始的人工增雨保墒作业服务,效益显著。而最佳方案的敲定,得益于一张张一目了然的不同方案作业效果评估图。这背后提供支撑的,是中国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中心研发的三维中尺度冷云催化模式(CPEFS-SEED),水平分辨率达1公里,可仿真模拟多种作业方式并进行效果预估。

河北涞源七山滑雪场八要素气象观测站(拍摄于2022年11月)。七山滑雪场气象监测系统建设项目包括1套八要素气象观测站、3套四要素气象观测站、6套三维超声秒级测风站,为日常训练和重要赛事气象服务提供基础气象数据。唐训全 摄影

一些成果还将在即将到来的重要活动中得以应用。

国家气象中心研发的国家级重大活动精细化气象要素单点预报系统(STNF)曾为高山滑雪赛事准确预报短临时段风向,助力越野滑雪提前两天锁定赛事窗口期,如今将应用到杭州亚运会、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等重要活动服务保障中。

中国气象局数值预报中心研发的基于自适应的动态误差订正方案和贝叶斯模型平均技术的多尺度模式集成技术,以及中国气象局多模式订正集成产品系统,显著减小了复杂地形条件下不同分辨率的确定性和概率预报产品误差,也将持续为重大活动“预”见极端天气保驾护航。

冬奥公众观赛气象指数产品在赛事期间收获了大批用户。华风气象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于2022年7月发布实施了中国气象服务协会团体标准《冬季户外冰雪运动观赛气象指数》,踏出了规范、集约化开展冰雪运动公众气象服务的有力一步。

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已谢幕一周年,但对于气象人来说,“冬奥之梦”从未走远,冰雪之约仍在践行,这颗燃在心里的火种,已经点亮一支又一支火炬,它们接续燃烧,照亮更广阔的未来。(马洵、叶芳璐、王新、刘立明、王佳、高岑、郝静、田彦如、李琳琳、范慧怡、赵妍、刘卫国、唐健、黄蔚薇对本文有贡献)

(作者:叶奕宏 责任编辑:张林)



图解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