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极为重要的一年,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描绘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蓝图。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全体气象干部职工克服困难、锐意进取,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有效应对复杂、异常、频繁的天气过程,切实做好气象服务和各项工作,《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年)》实施呈现良好开局。回望2022,看气象为这不平凡的一年写下的生动注脚。
党的二十大
掀起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热潮
2022年10月16日至10月22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中国气象局党组坚决贯彻党中央部署,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在全国气象部门迅速兴起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热潮。
精心谋划部署。中国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庄国泰亲自抓、带头学,在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议、党组会上多次对提前谋划、精心做好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宣传贯彻工作提出明确要求。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局制发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工作方案、通知等。
党组带头学习。中国气象局党组多次组织学习、研讨,开展宣讲,带动气象部门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在学深悟透做实上下功夫。截至2022年12月初,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局党组、各直属单位党委开展中心组专题学习145次;各级党组织开展“三会一课”、主题党日9347次。
广泛宣讲教育。中央宣讲团成员、中国气象局领导、气象部门党的二十大代表通过多种方式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活动,“国省市县”气象部门四级联学的氛围持续巩固。
推进培训全覆盖。面向部门全体干部职工举办网络专题培训,完成领导干部集中培训和骨干师资培训……气象部门迅速推动在全系统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轮训工作,在气象部门举办的培训班教学安排中,增加党的二十大精神培训辅导课程。
形成宣传合力。气象部门充分运用全国气象政府网站和政务新媒体矩阵,通过开设专栏专题、推出系列短视频、刊发各级气象部门学习宣传贯彻行动举措,多维度、多层次持续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宣传。(李悦)
《纲要》
内外联合共推《纲要》落实落细
2022年4月,国务院印发《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年)》(以下简称《纲要》)。
中央和国家机关对贯彻《纲要》给予大力支持,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科技部、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部门单位在工程立项、资金经费、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给予诸多支持;在地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政府高位部署,出实策、下实招,《纲要》实施取得明显成效——31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召开专题会议、印发实施方案,8省(直辖市)政府与中国气象局召开联席会议签署合作协议。
营造落实良好氛围。从中央到地方,上百名各级各部门领导以署名文章形式畅谈气象高质量发展的思路与举措。在此基础上,中国气象局出版《纲要》辅导读本,系统权威解读气象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和主要任务,深入阐述重大政策、重大改革、重大工程建设如何落实落细落地。
扛起气象部门主体责任。中国气象局组建气象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统筹组织推进,出台全国和大城市气象高质量发展评价管理办法,召开国际论坛和专题研讨会,开展全面轮训。各内设机构、各直属单位、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局结合职责分工,因地制宜推进《纲要》落实。
发挥试点示范带动作用。中国气象局批复11省(直辖市)开展综合试点。组织实施全国气象现代化建设评估,展现气象现代化建设重大进展,并评选出十大创新实践推广至全国。(吴卉)
质量提升年
重点任务预期目标基本实现
2022年,中国气象局开展“质量提升年”行动,推动解决了一批影响气象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性、普遍性问题,在提升业务质量、服务质量、建设质量、创新质量和管理质量等方面取得实效,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成果。
中国气象局21项重点任务基本实现预期目标,其中,观测元数据管理、智能网格预报“一张网”互联互通试点、暴雨预警信号标准调整、预警信息靶向发布等重点任务基本完成,构建一批新的科技创新平台,数值预报统筹研发机制初步建立,党建制度体系、气象数据管理制度体系、防雷监管制度体系、气象教育培训体系进一步健全,气象国际合作效能不断提升。
中国气象局直属单位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局除了积极参与国家级重点任务,还承担业务链条优化、业务示范试点、服务体系完善、创新平台建设、管理体制机制完善、高质量发展支撑保障等任务。各直属单位在风云气象卫星数据应用、极端强对流大风监测预警、预警发布向“精准滴灌”转变等方面“啃硬骨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局聚焦预警精准靶向快速发布能力、农业精细化服务、决策气象服务供给侧改革等方面打攻坚战,均取得明显进展。如福建气象“数字监管”业务体系建设,将气象探测环境保护纳入项目策划生成的最前端,实现了气象探测环境保护的“数字监管”;贵州省气象局优化地方气象机构岗位设置,打通地方编制人员职称晋升通道;浙江省气象局推进数字化防雷安全监管,提高检测效率、提升检测质量,解决了县级人力、技术不足的问题。
各级气象部门在推动工作中主动对接、加强互动、积极联动,初步形成“主动、互动、联动”工作机制,凝聚起协同推进质量提升的合力。(谷星月)
人民至上 、生命至上
“第一道防线”岗位建功行动成效显著
2022年3月底,中国气象局党组印发《气象系统2022年“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主题实践活动工作方案》,将活动参与主体从预报员队伍拓展到全国气象系统。
自“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主题实践活动(以下简称“主题实践活动”)开展以来,气象部门聚焦主责主业,实施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岗位建功行动,将主题实践活动所焕发的干事热情转化为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强大动力。
落实精准靶向发布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精细服务公众和农业、交通等行业的岗位建功行动。气象部门为全国150万名快递小哥提供8.4万余条定制化预警信息;通过全国道路货运车辆公共监管与服务平台,预警信息触达200万名卡车司机;研发“三夏”机收气象精细预警提示产品,为重点省份农机手、农业大户等300余万人提供服务。
落实攻关七大江河流域、重点区域气象业务难点关键点,精准预报重大灾害性天气过程的岗位建功行动。气象部门针对长江流域、珠江流域、淮河流域建立细化到三级支流的中小河流气象保障责任制;着力于暴雨预警信号改革,重点考虑1小时雨强、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成果运用和政府防灾减灾救灾实际需要,在汛期中发挥出良好作用。
落实强化雷达和卫星遥感应用,精密监测识别强对流天气的岗位建功行动。新一代天气雷达业务软件实现全国业务化运行,新增强对流天气自动报警功能,拼图产品空间分辨率明显提升。风云三号E星和风云四号B星投入业务试运行,气象部门以“风云地球”为抓手,研发的闪电、对流初生、垂直廓线等定量化产品,在暴雨、台风等重大天气应对服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基层精细化短时临近预报预警业务提供支撑。
落实向基层传播优质气象科普资源,引导灾害多发易发区群众科学趋利避害的岗位建功行动。气象部门建立完善重大灾害性天气科普联动机制,开展“千乡万村气象科普行”活动,走进101个市(区)、812个县、2121个村,举办314场次活动,受众达188万余人。(宛霞)
粮食安全
全链条服务助力端稳“中国饭碗”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粮食总产量13730.6亿斤,圆满完成预期目标任务,粮食产量连续8年站稳1.3万亿斤台阶。
2022年,气象部门做好分区域、分作物、分时段的“全链条”伴随式农业气象服务,全年粮食单产、总产预报准确率达99.9%,创近五年新高;联合农业农村部加强农业气象灾害风险预警,减灾增收30亿斤粮食。
高位部署,全国“一盘棋”稳步推进。在夏粮遭遇2021年罕见秋雨秋汛的背景下,中国气象局召开视频会议,研究部署春季农业生产和保夏粮丰收气象服务工作;联合农业农村部印发通知,建立更加系统、规范的农业气象灾害风险预警业务服务体系,确保预警信息到户、防御措施到田。提早部署“三夏”生产及秋粮生产气象服务保障工作,坚持分类施策,强化风险研判,推进农业气象服务提质增效。
各级各地气象部门因地制宜印发工作方案,融入保障粮食安全生产大局。国家气象中心优化分作物、分灾种、分区域的全国精细化农业气象灾害格点产品,联合农业农村部有关单位发布干热风、高温干旱、病虫害等多期预报预警服务产品;国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联合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等单位共同研发“三夏”机收气象精细预警提示产品,服务重点省份农机手、农业种植大户等300余万人;黑龙江省气象局联合省农业农村厅划分全省优质大豆品种种植区,建立科学的大豆种植和轮作模式;针对8月导致农作物受灾的高温干旱,多架次高性能人工增雨作业飞机先后飞抵重庆、河南,为抗旱保秋粮贡献力量。(黄彬)
交通保畅
保障国民经济“大动脉”通畅
与公安部、交通运输部紧密协作,进一步勾勒全国108条省级恶劣天气高影响路段优化提升路径;联合公安部、交通运输部、国家铁路局和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铁集团”),明确“十四五”交通气象保障规划工作要点……过去一年,中国气象局高位推动,深度融入交通强国建设,在极端天气多发频发背景下,保障国民经济“大动脉”通畅,守护一路平安。
针对越来越密的公路,夯实技术支撑——各地公安交管、交通运输、气象等部门联合绘制恶劣天气高影响路段灾害风险地图,优化观测站网布局,建设交通气象服务系统,在恶劣天气频次不断增多的情况下,2022年督办路段道路交通事故同比下降43.6%,道路封闭次数同比降低57%。
围绕四通八达的铁路,优化服务供给——国家铁路局、国铁集团、中国气象局联手推进各地铁路监管局、铁路局集团公司与当地气象部门建立完善联动工作机制,强化铁路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助力高寒高铁打造极限防寒车厢、防冻胀路基;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班列搭建专属服务平台……在强风、高寒、高温、高湿等复杂环境中,日趋智慧化、定制化的气象服务始终伴随列车奔向前方。
紧盯河网水道,气象部门因地制宜,提供精细化服务;放眼广阔洋面,远洋气象导航为多艘船舶规划避开灾害性天气的路线;自主制作和播发的海上无线电气象传真产品惠及南海海域。蓝天之上,气象部门打破技术壁垒,助力国产大飞机翱翔;全球空域中,航空安全飞行守护者中也多了中国人的身影。(叶奕宏)
能源保供
成为能源调度重要生产要素
气象服务已成为能源调度重要生产要素。2022年,气象部门与国家能源局建立常态化会商机制,为各地有关单位、部门开展能源调度提供精细化预报支撑,全力做好能源保供气象服务。
2022年极端而持久的高温天气,给能源保供带来大考。中国气象局基于气候预测提早谋划部署,6月初印发工作方案,明确组建迎峰度夏气象服务专班,制作服务周报,建立反馈机制。应国家能源局的要求,气象部门为22个国家能源局下属单位提供保障支撑,使能源用户应对高影响天气由事后被动应急处置向事前主动干预转变。
在三峡工程所在地湖北,气象部门积极对接全省各级电力保供单位,共商水资源调度,提早部署跨省购电、蓄水储备等长期供电策略。当南方各地转入干旱,多地气象部门提前预报最后一场“黄金雨”,帮助各大水库尽量蓄水,有效抗旱保供水。
度过酷暑,又迎严冬。2022年10月31日,中国气象局迎峰度冬气象服务专班正式启动。全国各地气象部门对接需求,在11月、12月多次寒潮侵袭中,为千家万户带去暖意。以天津为例,气象部门于11月25日寒潮“大部队”尚未到来之际做出天气提示,全市各供热站点随之于25日起逐步调高供暖温度。
2022年,气象部门还积极投身清洁能源发展。中国气象局正式面向全国气象部门下发风能太阳能短期预报产品。精准的气象预报让“风光”能源转换效率迈上新台阶,为实现“双碳”目标奉献气象力量。(刘钊)
冬奥保障
一流服务成就冬奥冰雪梦想
历经7年艰辛,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以下简称“北京冬奥会”)成功举办,向世界奉献了一届简约、安全、精彩的奥运盛会。
“有史以来最好的气象服务”“一流的竞赛场馆、一流的世界级运动员、一流的气象服务保障、一流的医疗救治服务”……在这场大考中,气象部门举全局之力,集行业之智,写就了精彩的“中国答案”,获得了各方赞誉。
在历届冬奥会上,天气时常扮演“搅局”的角色。北京冬奥会延庆赛区、河北张家口赛区山地地形复杂、局地天气变化剧烈,面临的气象保障服务难度和挑战更大。在北京冬奥会期间,3个赛区先后共经历降雪、大风、沙尘等9次高影响天气过程,28项官方训练或比赛活动受到影响。气象部门派出优秀工作专班进驻冬奥组委主运行中心、各个赛区场馆、冬奥村,与各场馆竞赛指挥团队进行会商沟通,滚动提供精准预报和赛事调整建议,为各项比赛在合适的窗口期顺利进行提供了重要的决策支撑。
为做好冬奥气象保障服务,气象部门首次在我国中纬度山区复杂地形下实施冬季多维度气象综合观测,建立了相较历届冬奥会更为完善精密的气象观测系统,实现了超精密复杂山地和超大城市一体化的“三维、秒级、多要素”冬奥气象综合监测。通过科技部“科技冬奥”项目和智慧冬奥2022天气预报示范计划,在冬奥会历史上首次实现了“百米级、分钟级”天气预报服务,以及气象服务数据采集、制作、传输的全流程自动化。同时,建成智慧化、数字化冬奥气象服务网站和手机客户端,全面融入北京冬奥会服务体系。(张明禄)
气候变化
科技赋能“双碳”重大战略实施
气候变化是当今国际社会面临的共同挑战。为保障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和“双碳”重大战略实施,中国气象局不断完善气候变化工作体系,在气候变化关键科学技术研发、气候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持续发力,统筹有序推进各项工作落地。
推进关键技术研发。开展全球和中国区域气候变化检测归因研究;发展气候变化监测技术,提升全球气候变化监测业务能力;加强气候变化数据库建设,进一步研制风云气象卫星长时间序列数据集;地球系统模式BCC-ESM1为气候变化预估等研究奠定重要基础。
提供决策支撑保障。中国气象局首批重点创新团队“气候变化检测、影响与应对”组建完成;深度参与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科学评估工作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谈判;积极参与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湿地公约等国际事务。
推动气候资源保护利用。双碳目标下可再生能源开发优化布局研究取得重要成果,研发风光水资源月预测产品及长时间序列高时空分辨率风能、太阳能资源数据库,构建风光电力供需与空间优化模型,推进气候可行性论证业务工作。开展气候变化对人群健康的影响评估及针对重点区域和流域的气候变化风险评估。
保障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持续深化落实国家“双碳”工作领导小组工作部署,深化部门互动合作;参与制定实施《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首次突出体现“加强气候变化监测预警和风险管理”等重点任务,部署推进加强气象科技创新、应对气候变化等四个工作方案。(张艺博)
人工影响天气
国省联动耕云播雨润万物
2022年,我国中东部地区出现了1961年有完整气象记录以来持续时间最长、影响范围最广、综合强度最强的高温少雨天气过程,尤其南方旱情让全国上下忧心如焚。
面对严峻旱情,中国气象局高度重视、周密部署,中国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中心联合各地气象部门坚持“全国一盘棋”,多部门协同、上下游联动,在全国范围内统筹调度多方资源,国省联动推进增雨抗旱工作。
2022年8月18日至11月16日,中央气象台发布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90天的气象干旱预警。在这90天里,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支持下,中国气象局及时与空管部门对接,先后调派5架高性能增雨飞机、协调2架大型无人机,多次飞往江西、河南、湖北、重庆、安徽等地支援,共实施飞机人工增雨作业50架次,累计飞行149小时,高效利用空地增雨力量,让多地沐浴甘霖,助力旱情缓解。此外,各地积极开展地面增雨作业,据估算,人工增雨作业影响面积达148.5万平方公里。
面对艰巨复杂的抗旱形势,气象部门迎难而上、寻求突破。首次在南方汛期组织实施大范围人工增雨作业,无论是作业条件的研判、作业时机的把握以及作业安全的保障,都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首次调用多架飞机为南水北调蓄水工程开展增雨作业;首次调用2架大型无人机在四川、重庆实施增雨抗旱和扑火作业,新技术和新装备的应用取得一定突破。
在大规模人工增雨作业与自然降水的共同作用下,及时降下的“救命水”有效缓解了高温旱情,为保障农业生产、能源供应、森林防火、人体健康、水资源安全等发挥了积极作用。(崔国辉)
三个全球
“三个全球”核心业务能力持续提升
过去一年,中国气象局持续提升“三个全球”(即全球监测、全球预报、全球服务)核心业务能力,深化气象国际合作,完善全球气象业务布局。
从巴基斯坦洪灾到东南亚和南亚台风、暴雨,再到欧洲极端高温干旱天气,每一次全球重大天气过程中,中国气象局都密切关注。2022年,气象部门共开展全球灾害性天气预报服务33次,为支持“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防灾减灾作出重要贡献。
过去一年,气象部门在全球预报和全球服务上不断发力——
中国气象局首次发布《全球灾害性天气监测月报》,《全球气候监测预测月报》首次面向公众发布,建立全球热带气旋客观预报业务流程。构建我国自主可控的远洋气象导航服务体系,2022年开展远洋导航服务超2300次,较2021年同期增长41%。
这一切的背后离不开全球监测能力的提升。2022年4月,我国成功发射大气环境监测卫星,天基碳监测队伍增加“新成员”;5月,全球气候观测系统地面基准网(GSRN)牵头中心建设启动。我国精密监测能力越来越得到国际认可。
风云气象卫星表现亮眼。风云三号D星、风云四号A星和风云二号H星正式成为空间与重大灾害国际宪章机制(CHARTER)的值班卫星,并于2022年1月为马达加斯加、莫桑比克和马拉维等国家和地区提供灾害性天气相关数据和监测服务产品。据统计,风云气象卫星全年共提供16次国际应急服务,开展7次国际遥感会商和培训。
2022年底,中国气象局印发《全球气象业务能力提升工作方案(2023—2025年)》,统筹全局,科学谋划“十四五”全球气象业务工作,全面提升全球监测、预报、服务业务能力。(吴鹏)
科技创新
创新引领支撑气象现代化建设
2022年,全国气象科技创新体系持续优化,科技开放融合创新局面初步形成,科技创新动力活力明显增强,科研业务融合成效更加凸显,创新引领支撑气象现代化建设能力进一步提升。
筹谋长远,牢牢把握《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年)》明确的气象是科技型事业和构建科技领先的现代气象体系首要定位。这一年,中国气象局联合科技部、中科院印发《中国气象科技发展规划(2021—2035年)》;系统谋划增强气象科技自主创新能力重点任务;扎实推进“质量提升年”行动,瞄准难点堵点精准发力。
改革步履不停,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气象项目拓面提质,气象联合基金强化业务目标导向,体量实现倍增,首次设立以提升气象业务服务能力为目标的“揭榜挂帅”项目并发布首批18项榜单,首次面向气象行业开展“十三五”以来气象科技成果评价工作……这一年,气象部门实施气象科技“三评”改革,促进科研业务深度融合协同增效。青藏高原气象研究院成立,北京城市气象研究院、乌鲁木齐沙漠气象研究所等探索新发展……科技体制改革之路越走越宽。
攻坚不畏难。冬奥赛场,冬奥气象“多要素、三维、秒级”立体监测网络和“百米级、分钟级”天气预报技术体系构建起来;基于综合观测的强对流天气识别技术成功支持2022年6月冰雹和雷暴大风、7月龙卷和雷暴大风等强对流过程预报预警;第一代地球系统模式(BCC-ESM1)为气候变化预估等研究奠定了重要基础;国产快速辐射传输模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在数值预报业务中实现业务应用……一批成果有力支撑气象核心业务。(赵晓妮)
人才队伍
筑牢气象高质量发展人才基石
2022年,国务院印发《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年)》,明确要求建设高水平气象人才队伍,加快形成气象高层次人才梯队,强化气象人才培养,优化气象人才发展环境。
随即,中国气象局出台《气象人才发展规划(2022—2035年)》与《中共中国气象局党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气象人才工作的实施意见》,分领域、分岗位提出各类气象人才队伍建设目标和任务,完善气象人才发展体制机制,职称评审首次向大城市和基层倾斜。着力加强高层次人才梯队建设,加强国际组织人才培养和输送,国际职员数量达到17人,5名初级专业人员赴世界气象组织工作。
同年,《中国气象局数值预报统筹研发工作机制》等文件相继印发,明确在数值预报领域率先建立跨层级、跨单位调配优秀人才工作机制,推动项目、人才、资金一体化配置,吸引优秀力量通过“揭榜挂帅”等方式参与气象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气象部门持续深化职称制度改革、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二级岗位管理改革,建立健全以学术道德和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充分体现气象特色和岗位特点的人才评价体系,出台《中国气象局气象科技骨干人才出国访问进修管理实施办法》《2019—2023年全国气象部门干部培训教育培训规划》等十余项政策文件,在进一步强化党管人才、夯实人才基础性方面展现新作为。(黄彬)
(责任编辑:张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