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要闻
凝聚向心力 绘就同心圆 ——党的十八大以来气象部门开放合作成效显著 来源:中国气象报社 日期:2022年10月21日17:28

气象成就34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做好气象高质量发展大文章,开放合作是重要一笔。

党的十八大以来,气象部门强化部际、省部、局校、局企全方位、宽领域、深层次开放合作,强强联手交出一份成色十足的答卷。

立柱架梁——部际合作扎根基

长期以来,气象与水利部门保持密切合作,不断强化水文气象信息共享、深化联合会商和应急合作、建立防汛抗旱预警信息发布及基层信息员共建机制等,在防汛抗旱、应急减灾、突发事件应对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自2014年起,中国气象局和农业农村部联合开展面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直通式气象服务,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共同创建15个特色农业气象服务中心,全面助力乡村振兴;打造系列“气候好产品”评估工作,助力农产品品牌价值提升。

中国气象局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及时更新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合作内容不断深化、领域不断拓展、机制不断完善,在规范森林火险气象预报预警、草原生态保护和荒漠化防治等领域取得显著成效。

2021年12月,中国气象局与国家能源局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锚定“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联合开展风能太阳能资源普查工作,健全监测预测与预警服务保障机制,深化电力安全与气象服务合作,共建国家能源气象资源开发中心。

十年来,气象部门主动对标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扩大“朋友圈”,向部际合作注入发展新动能。

2010年,气象灾害预警服务部际联络员会议制度成立,成为深化气象与各联络员单位合作的重要纽带。2021年,中国气象局面向30个部委开展气象服务需求调查,25个部委提出新的气象服务需求,分别制订台账并逐一落实,推动优质气象服务融入各行各业。

中国气象局与应急管理部联合推动气象预警与应急响应信息共享、横向互通;与自然资源部深入开展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工作,不断提升地质灾害预警精准化水平和风险防控能力;与生态环境部围绕生态文明建设关键核心科技问题,在重污染天气监测预报、大气污染防治核心技术研发等方面开展深入务实合作;与交通运输部推进远洋气象导航业务能力建设,联合建立海上气象观测系统和强化公路精细化预报预警;与公安部联合实现108条恶劣天气高影响路段基础信息的共享和应用;与文旅部门积极开展“中国天然氧吧”“中国气候宜居城市”“避暑旅游目的地”等气候生态品牌创建示范活动;与国家卫健委进一步强化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新冠肺炎疫情信息发布工作;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开展城市内涝预警与防治工作……乘着良好的发展势头,中国气象局和多个部委联手推进部门合作取得实效,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安全福祉。

2021年12月25日,接到气象部门预警信息后,浙江省交通集团高速公路金华管理中心启动寒潮及雨雪冰冻天气四级应急响应,储备各类融雪剂1195吨,全力以赴保障道路畅通、守护司乘安全出行。来源:微博@浙江之声

夯基垒台——省部联合出效益

8月20日,中国气象局与福建省政府在福州召开省部合作联席会议,签署新一轮合作协议,共推福建“十四五”气象高质量发展。通过不断发展新合作空间,出台系列政策性文件,最大限度集聚中央和地方资源力量,在规划引领、政策推进、项目带动下,福建气象现代化建设硕果累累。

中国气象局与福建省政府召开省部合作联席会议 陈献朝 摄影

这是中国气象局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合作的一个缩影。十年来,省部合作已覆盖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有力推动了气象现代化建设和地方气象事业发展。

自2012年以来,广东省委、省政府与中国气象局先后签署落实三轮合作备忘录,推动广东在加强气象灾害风险治理、打好绿色发展“气象牌”等方面结出丰硕成果,近两年更建成大湾区X波段双极化相控阵天气雷达网并向全省拓展。

自2011年中国气象局与黑龙江省政府开启合作以来,黑龙江气象现代化水平稳步提升,气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效益显著,特别是在推进气象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重点工程、东北卫星气象数据中心建设等方面取得进展。

江西气象工作全方位融入省政府发展大局,扎实推动各项工作落实见效,在防灾减灾、科技创新、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发挥显著作用。

十年来,通过召开联席会议,以“串门”互动的形式频繁交流,拉近彼此距离,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对气象工作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通过落实双重管理体制和双重计划财务体制、气象工作纳入地方党委和政府全局工作部署及绩效考核、地方各级政府出台政策文件加强对地方气象工作支持等措施,实现气象事业与地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全面推进——局校共享建高地

十年来,高校已经成为气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支撑力量。在此过程中,气象科研、气象业务、气象人才培养以及气象文化建设实现与社会的全面结缘,实现部门气象向社会气象的转变。

从中国气象局与高校签署局校战略合作协议,到中国气象局出台《局校合作高校骨干教师赴中国气象局交流办法》,到中国气象局成立局校合作联络工作组,再到中国气象局出台《中国气象局关于深化局校合作工作的意见》……中国气象局探索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举措,从战略层面推进局校合作,针对核心技术进行攻关,并根据行业需求加强人才培养,为气象高质量发展积蓄千钧之力。

一直以来,中国气象局积极与高校开展全方位合作,共同谋划大气科学等相关学科建设、气象核心技术攻关、科教平台共享以及高层次人才培养等事宜。

为支持高校大气学科教学平台建设,中国气象局在北京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等建立天气预报会商系统;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同济大学、南京大学分别设立气溶胶、大气探测、城市气候变化、气候预测等4个重点实验室。

与此同时,更多高校的科技力量也参与到气象核心技术攻关当中。中国气象局科研业务单位与合作高校在数值预报、气象资料处理、气候预测与气候系统模式等核心技术领域组建创新团队,开展联合攻关。

不仅如此,各地气象部门也与高校开展深度合作,打破人才成长的体制机制壁垒,打造出更加自由和灵活的“人才圈”。

天津市气象局与南开大学共建中国气象局-南开大学大气环境与健康研究联合实验室,推出脑卒中气象风险预警服务;南京气象科技创新研究院与南京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国防科技大学气象海洋学院签署协议,联合共建高影响天气和数值预报研究团队;上海市气象局与复旦大学等高校共建上海气象科技联合中心,强化大城市精细化气象服务领域产学研用融合发展。

积厚成势——局企打出组合拳

深入推进局企合作是气象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抓手之一。

自中国气象局与中国人民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以来,双方在预警信息实时推送与应用、发展天气指数保险、基层合作等方面持续发力,推动气象融入产品研发与理赔评估等各个环节。各地气象与保险部门在巨灾保险、气象指数保险、政策性保险等多方面深化合作、积极探索,取得丰硕成果。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气象局将企业作为重要力量纳入国家气象科技创新体系,先后与国家电网、三峡集团、国铁集团等企业合作,在服务国计民生重点领域取得明显效益。

在湖北,精细化气象服务助力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多次成功应对编号洪水,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居世界第一;内蒙古、河北等地气象部门全面对接中国人民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当地分公司,分别研发牛羊天气指数以及金银花、小站稻、大蒜等特色气象保险产品;国产大飞机C919自然结冰试飞气象保障工作助力国内航空器自然结冰试飞实现“零的突破”;基于气象卫星的火点险情监测服务,为山东电力节约保障成本数十万元……

这些成绩的背后,折射出的是中国气象局持续推进局企合作的硕果,更是中国气象局作为“国家队”在开放合作中所起的排头兵作用,气象科技在“走出去”与“引进来”的双向流动中更为扎实。

两股力量拧成一股绳,开放合作之路必将越走越宽,更好服务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作者:王婉 责任编辑:苏杰西



图解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