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要闻
强化普通受众的文化参与感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日期:2022年08月04日15:12

  近年来,与各类博物馆相关的新媒体直播、新媒体互动产品层出不穷,媒体和博物馆的深度合作,焕发出越来越多的可能性和创新点。这些共同合作下产出的多形态报道和新闻产品,不仅深度挖掘文物的文化价值和历史价值,也给媒体提升自身传播力和影响力探索出了一条创新之路。

  媒体如何与博物馆合作推广传统文化,进而提升自身影响力传播力?对此,《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采访了多位专家学者,把脉献策。

  努力发掘博物馆价值

  “近10年来,我国的博物馆业整体得到了蓬勃的发展,国家对博物馆发展的支持力度加大,各方面投入也越来越多。在此基础上,民众可以自由、免费地参观各种各样的博物馆。在传统文化的宣传方面,这些博物馆既有常备型展览,也有专题型展览。”北京中科华世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志刚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类似的专题展览每年都会有很多,但大家的关注度似乎远远不够。

  究其原因,是目前媒体对博物馆的宣传非常不够,很多人即使感兴趣也未必知道相关会展信息。“社会各部门对博物馆的展览的解说和活动设置也才刚刚开始。从这个角度来说,媒体利用博物馆资源来传播中国文化,还有非常大的前景。”李志刚说。

  文博类节目或者报道的精神内核是充分挖掘文物背后的故事,挖掘每一件文物的独特之美,从而彰显中华绵长悠久的历史文化价值。

  当下不少出版策划公司配合博物馆出版了大量关于陶瓷、家具、书法、绘画、文学名著等类型的图书,或者和博物馆进行项目合作,组织一定的有主题有规模的文化活动,把中小学生乃至老年人带进博物馆,让中国传统文化得到更广泛、更深入的传播和推广。李志刚建议,在这一方面,媒体可以借鉴。

  此外,新媒体平台环境是以博物馆为载体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和推广普及的催化剂,但在信息知识扁平化、碎片化、娱乐化的媒介平台环境下,部分年轻人认为中华传统文化形塑的价值观“看不见、摸不着”,不贴近自己的日常生活和兴趣偏好,对涉及文化类信息报道关注度不高。为此,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城市治理研究院特聘研究员、上海交通大学文化产业管理系党支部书记兼副系主任江凌建议,媒体要构建多媒体传播矩阵,创新传播方式,立体化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推广普及见成效。

  打通新技术“任督二脉”

  因现代数字化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博物馆内的数字化传统文化产品与服务的开发呈现出从单向展示、单向度传播向立体化、多元化、交互性方向发展的态势。

  中国传媒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卜彦芳建议,媒体可以通过丰富的视听语言让沉稳、安静的文物以“年轻态”的叙事模式流淌出过往的故事与情境,加之VR、AR等新技术所带来的沉浸式体验,从而让文物“活”起来,并使其本身的故事及其所承载的历史文化更加有趣、贴近和可触。

  依靠大数据分析与人工智能技术,新媒体在文化产品供给与文化服务需求的融合中不断寻求中华传统文化形态与博物馆创新的契合点,重塑文化数字性表达方式。江凌坦言:“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平台传播速度快、影响范围广、知识扁平化、内容碎片化,可以瞬间将传统文化知识传递到普通人群中,实现各类传统文化知识资源的普惠式下沉,强化普通受众的文化参与感。”

  对此,江凌建议,以博物馆为载体,媒体要构建数字化信息内容平台,将所采集到的传统文化知识资源存储于数字知识库中,运用各种平台、产品与服务形态展示和传播传统文化知识内容,将直播、短视频、快闪、动漫等传播形态与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技术相结合,深度融合多媒体平台,为传统文化类选题报道的策划工作插上“软内容实力”和“硬技术传播”翅膀,比翼齐飞。

  最后,江凌还强调,媒体在弘扬以博物馆为载体的传统文化报道上要坚持主流文化价值观,坚定传统文化自信,坚持正确的文化理想、信念与追求,各类传统文化知识生产者、再生产者和传播者应充分发掘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优势,为中华优秀文化知识的传播与普及进行创作和再创作,努力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内容的多种表达形态转化,切实贴近青年的知识接受形态、接受习惯和兴趣偏好。

  (原标题:强化普通受众的文化参与感)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作者:李美霖 责任编辑:颜昕)



图解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