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深度
气象高质量发展系列报道②科技创新篇
科技创新激发气象新活力
来源:中国气象报社 日期:2022年04月19日10:56

前不久,中国气象局、科学技术部、中国科学院联合发布《中国气象科技发展规划(2021—2035年)》,明确2021年至2035年气象科技工作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提出我国气象科技创新已发展到跟跑和并跑并存的新阶段。近年来,我国气象事业紧跟国家科技发展步伐和世界气象科技发展趋势,气象科技创新能力大幅提升,科研与业务结合更加紧密,气象科技创新体系不断完善,科技水平显著提高。

数值预报,是气象科技自主创新的核心所在。近年来,我国建立了以中国气象局全球同化预报系统为核心的无缝隙智能化气象预报业务体系,实现了从站点、落区预报到数字格点预报的跨越,强对流天气预警时间提前至40分钟,台风路径预报24小时误差缩小至77公里。在国际次季节至季节气候预测计划(S2S)中,中国气象局次季节-季节-年际尺度一体化气候模式预测业务系统参与国际比对,其中热带大气季节内振荡(MJO)预测能力接近世界先进水平。经过多年攻坚克难,我国数值预报业务体系部分技术已达国际先进水平,为全球监测、全球预报、全球服务奠定了基础。

风云气象卫星整体实力跻身国际先进行列。通过自主创新,我国已成为世界上唯一同时拥有极轨和静止两个系列气象卫星的发展中国家,积累了“国产卫星中应用最好、定量化水平最高、离百姓最近”的口碑。风云气象卫星服务海洋、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等近百个领域或行业,国内用户超过2700家,投入产出比超过1:40;惠及全球121个国家和地区,2021年为全球22次重大灾害提供近2T的监测数据。

瞄准业务薄弱环节,在中国气象局党组的周密部署下,《东北冷涡科研业务能力提升工作方案(2021—2025年)》《西南地区业务能力提升建设方案(2021—2025年)》《强对流(大风)监测预警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方案(2021—2025年)》《龙卷风监测预报预警能力建设专项工作方案(2021—2025年)》接连印发。这些旨在强弱项、补短板,分灾种、分区域制定的各项方案迅速落实、扎实推进,进一步破解科技创新关键难题,以重点突破带动全局发展。

围绕发展需要,气象部门近年来持续推进研究型业务建设,促进业务与科研深度融合,持续打造创新团队,攻关核心和关键技术难题,优化体制机制,并在业务布局分工、岗位设置、业务流程、队伍建设等方面积极探索。作为研究型业务的重要环节,预报员的创新型、研发型发展对事业转型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通过引导预报员从日常工作中凝练科研课题反哺业务,促进智能预报业务发展,再由改进后的客观技术和方法将预报员从周而复始的值班中解放出来,投入到更为紧迫、更有挑战、更能引领高质量发展的事业中来,推进了粗放型的预报服务向更精准的预报和更精细的服务转变。

此外,第三次青藏高原大气科学试验、华南季风降水试验、干旱气象科学研究计划及超大城市垂直综合气象观测技术研究试验、大型无人机高空气象观测试验等相继开展,新成果不断涌现。

第三次青藏高原大气科学试验外场试验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供图

我国气象科技创新体系也在改革中日臻完善。气象科研院所改革取得显著成效,北京城市气象研究院、青岛海洋气象研究院成立,南京气象科技创新研究院、深圳气象创新研究院、许健民气象卫星创新中心加入气象科技创新布局,国家级和省级气象科研院所进一步发挥导向和激励作用,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获批开展“扩大高校科研院所自主权、赋予创新领军人才更大人财物支配权、技术路线决策权”试点和“中央级科研单位绩效评价”试点。

中国气象局在优化学科布局和研发布局、推进科研机构试点改革、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健全科技评价和成果转化机制等方面多措并举,推行突出创新质量和实际贡献的代表性成果评价制度,全面破除“唯论文、唯帽子、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现象,制定科技成果分类评价办法,构建以质量、贡献、绩效为核心的分类评价指标,引导科技成果向业务服务转化应用。

2021年4月,中国气象局制定并印发了加强气象科技创新工作方案,提出到2025年,数值模式、综合观测、预报预测等重要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基本实现自主可控的主要目标,站在科技创新的维度谋划气象科研力量、创新体系、生态、核心技术等,使科技创新对气象现代化的支撑引领作用更加显著,从而进一步深化气象科技创新体制改革,强化科技创新机制和科研业务融合机制,提高气象科技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作者:徐文彬 赵晓妮 责任编辑:张明禄)



图解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