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体党员干部要坚决扛起政治责任,增强冬奥会气象服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以下简称“公共服务中心”)北京冬奥会气象服务特别工作状态动员会上的铿锵话语,在赛场内外转化为有力行动,成为一届简约、安全、精彩冬奥会的坚强推力。
1月25日,公共服务中心接到“北京冬奥会火炬传递专项活动气象服务保障”任务,一支由行业气象室为主的火炬传递交通气象保障团队迅速组建而成。团队详细了解活动行程、路线,制作北京火炬传递交通气象预报图;提前与北京市、河北省气象局沟通,设计服务内容,确定产品形式;快速整合现有技术,形成对火炬传递活动途经的北京境内京新、京藏以及河北境内张石、海张、张承、京礼、京藏共7条高速路段未来7天逐3小时的精细化交通气象预报,内容包括降水、能见度、风速、气温、路温5类气象要素。
1月27日至2月3日活动保障期间,团队每日8时前为中央气象台提供冬奥专项活动保障会商材料,16时前与北京市、河北省气象局电话会商,滚动制作“冬奥火炬传递交通气象预报”服务产品。其间正值新春佳节,整个团队把服务任务放在第一位,通过到岗值班加线上“云值班”的方式,前后密切配合,跟踪工作动态,推送最新保障信息,全力护航冬奥火炬传递活动。
从筹备到实战,冬奥气象服务是一场持久战。自2017年下半年开始,一支以国家级首席预报员为骨干,集合了全国预报力量的冬奥会赛场预报服务团队正式组建。公共服务中心李蔼恂、陈仲榆加入“冬奥延庆赛区现场服务团队”,自2018年起,连续4个冬天、每次5个月进驻延庆赛区参与现场定时定点的精细化预报服务和集训,实地观测强风雨雪等高影响天气,并参与2019年第十四届全国冬季运动会、2021年“相约北京”系列冬季体育赛事测试活动、国家队训练等赛事以及场馆建设、赛道运维、造雪等气象保障服务实战。中央和国家机关青年学习标兵、中共党员李蔼恂作为延庆赛区团队临时党支部委员,将党建与冬奥服务保障工作相结合,积极推进学习型党支部建设,充分发挥青年中共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团队其他成员同样以高标准高质量要求自己,把党史学习成果转化为工作成效,及时“找差距、补短板”,逐步提升对复杂地形的精细预报能力。
1月22日,冬奥延庆气象服务团队场馆预报员进入闭环管理,全面开启冬奥气象服务保障工作。按赛程安排,2月10日,延庆赛区会进行高山滑雪男子全能比赛,如果这场赛事不能按时进行,将被直接取消。赛区竞速赛道第三起跳点的瞬时风速和风向变化是关键影响因素,如果瞬时风速接近或大于10米/秒,会威胁参赛运动员的安全。李蔼恂是当值的预报首席岗,她和赛道预报员、现场服务人员从凌晨开始就跟踪赛区分钟级实况信息,反复研究风速变化趋势,不断会商和讨论,最终得出“当天中午前后第三起跳点的风速呈减弱趋势,最大阵风不会超过8米/秒”的结论。事实证明,预报与实况基本一致,项目如期顺利完赛!
“‘重任在肩!使命光荣!请党放心,冬奥有我!’这是团队出征前的誓言。做好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气象保障服务是我们的本职工作,更是一名中共党员许下的庄严承诺。”李蔼恂这样说。
誓言不变,责任不变。在冬奥会顺利闭幕后,公共服务中心又无缝衔接投入到冬残奥会气象服务保障任务中。
(作者:郜婧婧 责任编辑:刘淑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