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22专题>冬奥>要闻
国家气象中心(中央气象台):初心映照党旗 服务冬奥盛会 来源:中国气象报社 日期:2022年01月25日13:41

  1月14日,冬奥会气象预报服务一线团队在半个月前已进入赛时闭环管理。自北京获得2022年冬奥会举办权以来,国家气象中心(中央气象台)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北京冬奥会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时刻保持“一刻也不能停、一步也不能错、一天也误不起”的工作状态,通过党委带动党支部、党支部带领党小组,推进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全体干部职工凝心聚力、担当作为,为确保办成一届“简约、安全、精彩”的奥运盛会贡献气象力量。

  强化组织领导

  增强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

  做好北京冬奥会气象服务是向全世界展示我国气象科技实力的重要窗口,而精细化气象预报服务可以为冬奥比赛提供有力保障。

  国家气象中心党委切实提高政治站位,把做好冬奥会气象服务工作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中国气象局党组的工作部署,自觉心怀“国之大者”,全力以赴做好北京冬奥会气象服务保障。通过政治理论集中学习、冬奥气象服务专题研讨会、深入业务一线调研等,教育引导全体干部职工发扬中央气象台“铁军”精神,增强做好冬奥气象服务工作的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切实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密切联系群众优势转化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北京冬奥会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的生动实践。

  发挥战斗堡垒作用

  不断提高气象预测预报精准度

  国家气象中心各党支部按照党委工作部署,通过开展“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主题党日活动等方式,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立足岗位、担当作为。

  天气预报室党支部与北京市气象台党支部、延庆区气象局党支部、冬奥气象服务延庆赛区团队临时党支部多次开展支部联学共建,深入推进党建与业务融合,切实将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干事创业、攻坚克难的实际行动。在2021年下半年“相约北京”系列冬季体育赛事气象保障工作中,中央气象台专家组团结协作,在中期天气趋势和中短期关键气象要素预报等方面发挥技术指导作用,共主持和参加会商18次,对高影响或关键时间节点的天气做出较准确的指导预报。

  中央气象台的冬奥技术攻坚团队成立于2021年初,依托“智慧冬奥2022天气预报示范计划”,团队中党员干部研究精细到比赛场馆及赛道不同地点的赛事气象风险预报预警技术;研发了涵盖风、阵风、温度、相对湿度等常规气象要素和雨雪相态转化、沙尘等异常天气预报服务产品,研发了新增积雪客观产品、冬奥赛区赛道级集合预报产品、极端天气影响产品和冬奥赛事风险阈值影响产品等,改进更新机器学习算法模型和可视化产品等,为完善冬奥客观预报产品和服务体系提供强有力支撑。

  党员冲锋在前 党旗光芒闪耀

  关键时刻冲得上去,危难关头豁得出来,才是真正的共产党员。自2017年以来,中央气象台3名党员同志,连续四年每年冬半年分赴河北赛区、延庆赛区进行冬奥驻训。冬季山地天气恶劣,党员们身处艰苦而单调的工作环境,专注于预报结论检验、地形实地考察、气象站维护、防风网观测试验等工作,在相关项目测试赛中参与长达2个月的封闭工作……长时间蹲守一线,他们充分了解了赛区的天气实况和天气系统演变特征,积累了宝贵的赛区预报经验,开发了冬奥赛区基于集合预报的异常天气预报等客观预报产品,在实战中检验了预报效果。

  在2021年下半年“相约北京”系列冬季体育赛事气象保障工作中,根据赛区赛事气象保障服务需求,中央气象台5名党员同志分赴北京冬奥主运行指挥中心(MOC)、张家口赛区、延庆赛区、北京城区赛区参加现场预报服务和首席把关。首席专家陈涛在MOC竞赛指挥小组参加现场调度服务保障值班工作,制作MOC气象服务专报、首都机场天气预报专报等;进驻北京赛区的首席专家符娇兰,测试赛期间参与北京赛区首钢场馆现场服务、造雪保障等值班,每天为Big Air首钢造雪团队提供未来10天预报服务材料;副首席陶亦为进驻延庆赛区国家雪车雪橇中心,副首席董全、领班李嘉睿进驻张家口赛区,他们始终怀着炽热初心做到守土尽责。

  冬奥会期间正值新春佳节,一线驻场业务服务人员封闭工作任务重、时间长,承受着巨大的工作压力和精神压力。但他们在冬奥气象服务现场坚定表示:“作为天气预报员,作为共产党员,接受这一光荣的任务无比荣幸!”

(作者:赖芬芬 责任编辑:刘淑乔)

  



专题 更多
图解 更多